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6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12月4日的严重日天气各层形势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流层中层高度场中(500hpa)有东亚大槽减弱趋势,导致局地风速降低对流减弱;在对流层中低层高度场(700、850hpa)中有弱前倾槽,是维持的动力因子;在近地面气层(925hpa)中显示我国陆上东亚季风偏弱,对流减缓,使风梯度变小。这些系统的配合都可预报天气的出现和持续。  相似文献   
2.
市场前景 近两年来,全国各地频频出现大面积的空气污染,一个从未被人们关注过的词语——雾,成为了国人的“心肺之患”。  相似文献   
3.
在地面观测工作中记录天气现象时经常遇到"雾"与""的记录,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有关"雾"与""的规定,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成因特性、颜色和出现时间等方面介绍"雾"与""的区别,对统一的区分与雾的标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青海科技》2014,(2):85-85
<正>近期横扫大江南北的雾天气令人震惊,全国多个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持续几十日高达300以上,北京PM2.5更是一度突破900,而世界卫生组织识认为PM2.5小于10时才是安全的。有外媒调侃,生活在北京相当于生活在毒气室里,可见它对人身体健康的破坏力之大。蔓延多日的雾天,已经成为一起环境灾难事件。当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时评称,面对头顶昏暗的天空,越来越多人在思考: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事实上,雾不是首次出现,更不是Made in China。早在上世纪,由于人类工业化的进程,雾就已经造访过人类,时至今日仍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5.
科苑 《金秋科苑》2014,(1):17-23
20113年已经悄然逝去,但是雾依旧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雾,从出现到现在,一直都是各界密切关注的话题。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再回顾一下这—年来中国雾事件的发展始末。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曾面临相对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以煤铁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经过数十年持之以恒的治理,德国已经基本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德国采取了不少成功的措施.同时也有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06-I0007
<正>眼下虽已四月,采暖季早已结束,但京津冀及周边的雾问题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且,诸如PM2.5来源等一些相关基础性问题仍未有定论,使得雾治理缺乏科学依据。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表示,"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是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一些核技术专家时了解到,使用核分析技术,有望为突破十面"伏"提供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雾和的区别、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室内雾(隐形雾)的形成、特征、危害和预防等问题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资料对比分析内蒙古中西部地区2014年5月15日和5月25日两次天气,研究发现:两次天气存在异同点。相同点是:两次天气过程最严重时段均发生在西北气流控制之下,且都达到了重度污染的级别。不同点是:15日过程天气发生在地面低压移近、气温升高,露点温度降低,温度露点差增大,湿度较差过程中,风力小的情况下,且有逆温层存在,垂直切变大,地面弱暖平流控制,下沉运动较弱,使得污染物不易扩散,天气易发生;25日过程天气发生在地面高压移近、气温下降,露点温度降低,温度露点差基本不变,无逆温层,地面冷平流控制,此种情况下,风力大会将灰尘及大颗粒污染物吹起导致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成都城区颗粒物消光系数特征及其与PM2.5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成都城区天气成因,收集2011年成都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以及同步的颗粒物散射系数(bsp)和颗粒物吸收系数(bap)资料,探讨bsp和bap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以及大气消光系数(bext=bsp+bap)与PM2.5之间关系.结果发现,成都城区bsp和bap年均值分别为(456±237) Mm-1和(96±73) Mm-1,其中bsp日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和郊区污染源输送的影响,bap日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和本地移动源的影响.PM2.5与bext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2),表明PM2.5是导致成都天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