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230篇
科学研究   75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加快青海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红英 《体育学刊》2005,12(5):29-32
青海省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对青海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青海发展特色体育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对青海省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发展青海省特色体育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陇西、青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城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陇西、青东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建设最为重要的时期。民国时期这一地区城镇达到300余个,较清代翻了一番,一批商业城市的著名城镇出现,城镇建设完成了由传统向近代化的过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前30年的扩充和发展,城镇达到700多个。近20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一个以省会兰州为全省中心,以省辖市为区域中心,以县城与乡镇为网络的城镇发展新体系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3.
青海藏族服饰成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特点显著的一族。服饰艺术是民族特点的重要反映,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重要的是任何一个民族其服饰的形成与传承,都与自然环境和其特定的生存条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全面系统地评述了五十年来青海汉语方言研究的进展情况。认为五十年来青海汉语方言研究具有从无到有的开创性质,参加人数不算少、论数量也不算少、内容涉及面也不算窄,但比起兄弟省市来看,相当滞后。目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培养后继队伍的问题;缺乏方言研究的组织领导和专门研究机构问题;如何将研究内容引向纵深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5.
甘青藏区,是藏族和中原、北方草原地区交往的交通要道,历代中央王朝对该区治理十分重视。明朝,为防止蒙藏联合,在甘青藏区建立了军事卫所并实行土流参治的行政设置。这一政策,不仅加强了中央对甘青藏区的控制,亦促进了甘青藏区的发展及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6.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又是生态脆弱地区,其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编制青海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规划,不仅要求分析国家的宏观布局、政策要求以及青海省的发展条件与发展需求,更要理清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尤其是该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应尊重城乡之间自然差异与合理分工,尊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而确定合理的规划思路、步骤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九年七月,随着《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方法》的颁布,银元券被运到西宁,但直到九月初西宁解放前,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西宁分行一直未能“奉令发行”。西宁分行既未“奉令发行”银元券,又元“奉拨”的银元可供兑换银元券,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诸方面原因导致银元券在青海地区出现了这种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及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等形势的出现,国内外各部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演化;青海省作为一个资源性省份,如何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制定出适合省情的产业政策,明确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突出与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这是推进青海经济发展的关键步伐。  相似文献   
9.
自唐宋以来,青海湖区和湟水流域一直是吐蕃 部族的聚居地,青海吐蕃 经济的繁荣与富庶,引起西北诸番的向慕,明武宗正德四年(公元 1509年),蒙古鞑靼部自河套侵入青海湖区,并以此为据点,不断掠夺邻境诸番部,青海吐蕃不堪忍受其蹂躏,遂开始了苦难的迁徒。  相似文献   
10.
当前青海省文化产业面临着产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不佳、对地方国民经济贡献率低等问题,作者基于青海省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对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五条关于进一步发展青海省文化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