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刘淇《助字辨略》的引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特色和不足两个方面对《助字辨略》的引据情况作了分析,其特色有:一、捃拾众书助字而不限于经传,详赡博洽而不流于芜杂。二、依据丰富语料,得出科学结论。三、列举大量异文材料,比勘训释虚词用法。四、收集方言语词,以方言求义。五、采摭众人之成说,以证虚词之用法。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助字辨略》的引据特色是不可抹杀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笔者在办案过程中接触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民事案件的回放,旨在对中国司法实践活动中在侵权责任认定方面的错误倾向提出批判,并就案件中所反映出的中国立法在监护制度和证据制度上的不完善之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对原告的举证问题作出规定,只是在后来的司法解释中设定了原告举证的规则。本文认为,行政诉讼中的原告举证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权利,在某些法定情况下它属于一种推进义务。文章还结合现行法律规定与行政诉讼理论讨论了应由原告举证的具体事项。  相似文献   
4.
证人拒证作为一个消极的社会现象,对一国的司法实践乃至法治运作均构成了现实威胁。证人何以拒证?我国证人拒证现象何以如此严重?从法哲学的角度,分析指出:证人拒证既关于作证义务之正当性、经济性,也与一国的法治信用状况和作证义务之立法情况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5.
The research into the origins of domestic animals is of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development per se, but also for making clear the human society evolution. Although there are evidences to show that pigs were independently domesticated in a variety of plac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detailed scenario of the origin and dispersal of domestic pigs in East Asia remains unclear.  相似文献   
6.
以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为理论依据,对文献典籍和考古材料之间相互关系的不同情况进行论述,并分析苏州古城这一样本。指出,1957年平门遗址考古、2005年平四路古城墙遗址考古和2011年阊门北码头古城墙遗址的考古发现等与苏州历史文献记载的"苏州城墙及苏州古城春秋时建、战国时修"的结论相合,从而完成了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中所说的"纸上之材料"(文献典籍)与"地下之新材料"(考古材料)的互相印证。与此同时,对"春秋时代吴大城位置新考"及"苏州城最早建于汉代"等新观点的提出、是时学界的反驳及上述新观点的发展等展开分析,并在对目前三座"吴都"并峙下的苏州周边文化生态进行理性分析的同时,更提出"理性下的守望与坚持"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区间证据推理,对一类具有模糊不确定性指标的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价。首先建立供应商二级结构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区间值表示指标,避免单一值描述指标的不准确性。利用区间证据推理对各级指标依次进行递归融合,得到供应商的效用值并依此进行风险评价。实例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在不确定环境下,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刑法第311条规定的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的成立以行为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为前提条件,行为人对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是否“明知”就成了本罪是否成立的关键。文章拟从“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的涵义、如何认定、“明知”的形成时间及其与刑法总则“明知”的关系等方面理清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借助于电子证据查明案情的诉讼案件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电子数据这类新型证据的特性,探索电子证据在诉讼中运用的特殊法律规则。这些特殊规则包括三类:一是电子证据的取证规则,二是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规则,三是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判断规则。各国电子证据立法的发展趋势是,取证规则越来越多样化,证据能力规则越来越淡化,证明力判断规则越来越完善。本文就电子证据的运用规则及其完善进行探讨,以有助于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更好地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事实认定难题。  相似文献   
10.
论电子证据的种类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证据种类归属问题是电子证据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前提。在各种学说中,“视听资料说”和“独立证据说”虽不完善却有其合理性,对电子证据种类归属的解决应当是吸纳“视听资料说”和“独立证据说”的合理部分,以电子证据吸收视听资料,合并成为诉讼法第七种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