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声像档案》2006,8(1):42-42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而在此之前,我国的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一直到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这才在中国土地上首开公历纪元。南京人也在全国率先过起了公历的“元旦”。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相似文献   
2.
在史学与考古研究中,为确证事件的发生时间,常涉及公历日期与日干支间的换算;这种换算通常是借助“万年历”查对出来的,不太便捷;尤其是,在运用计算机进行编年史研究时,更突显出了借助“万年历”换算公历日期与日干支的不便;从而,引发了探索用数学公式换算公历日期与其对应的日干支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这是课本上判断平、闰年的方法。根据这个方法,要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一般要分两步进行:首先看年份是否是整百数,确定是除以400还是4;第二步根据计算结果是否有余数确定平、闰年。如果年份是整百数的,只要除以400,计算比较简单。对于年份不是整百数的,要用年份数除以4,计算比较麻烦。能否有简便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4.
伟国 《今日中学生》2007,(19):34-35
公历一年有12个月,但不少人并不知道其英语名称的来历.公历起源于古罗马历法.罗马的英语原来只有10个月,古罗马皇帝决定增加两个月放在年尾,后来朱里斯·恺撒大帝把这两个月移到年初,成为1月、2月,原来的1月、2月便成了3月、4月,依此类推.这就是今天世界沿用的公历.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纪日干支,二十八星宿与星期的换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快速、简便的几个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马雪 《华夏文化》2007,(4):22-24
年号是用以纪年的名号。中国历史上用年号纪年,开始于公元前2世纪西汉武帝时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中华民国成立,才基本代之以今人所熟知的公历纪年。人们在一些历史文献和一部分文物资料中,常常会遇到有关年号的问题。从西汉武帝开始,帝王即位一般要重新纪元,每次纪元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7.
一年有12个月.但不少人并不知道12个月的英语名称的来历。公历起源于古罗马历法。罗马的英语原来只有10个月。古罗马皇帝决定增加两个月放在年尾。后来朱里斯·凯撒大帝把这两个月移到年初.成为1月、2月,原来的1月、2月便成了3月、4月,依次类推。这就是今天世界沿用的公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秦至汉初以夏历十月为岁首,纪年以十月为始,但月次之名仍沿用夏历不改。因此,这个时期一年的时间段,是从夏历上一年的十月开始,到下一年的九月结束,月份的名称仍然沿用夏历旧称,一年中月份的排序及名称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改行太初历,建寅为正,并以正月为岁首,才改以夏历一月为每年的开始。文献中对于秦末汉初这一段史事发生时间的记录,亦是按照这个顺序及名称进行。现代史家在对这些史事发生时间进行公历注释之时,往往习惯于简单地将帝王年号注释为公历纪年,甚至直接以公元纪年替代相应的帝王年号,而忽视了岁首始于夏历上一年十月这一事实,由此造成了叙事过程中,史事发生的时间往往前后颠倒,彼此相悖的失误。此外,由于存在阴阳历法的差异,中国古历的月份与公历月份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对应,两者间相差往往在一个月左右,如果不加细察,就容易简单地将文献记载的阴历月份视为公历月份,这是我们为史事注释公历时间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宋林锋 《内江科技》2011,32(5):72-72
本文首先详细总结了公历的由来以及出现的闰年现象,然后从数学上对闰年进行详细的解释,从而深刻体会到了文明人类的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