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排球运动中的正面扣球、正面大力发球和打垫球等击打手法,从动作结构分析,都具有运用上旋球手法击打球的共同特点,属于同类技术。挥臂击球是该类技术的关键环节,上旋球手法在这类技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运用技能迁移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即挥臂击球环节。为进一步掌握此类技能奠定了技术基础,缩短了这类技术的学习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俪原  南疆 《网球天地》2008,(3):116-118
埃弗特的关闭式双反传统网球最常见的方式。双腿前后站位,由后向前转移重心发力突出,后腿向前用力蹬地,带动转体挥拍击球。这需要在移动到位、相对站稳的情况下进行击打。右脚向侧前方上步的方法,非常适合击打需要向前移动后再打的浅球。小过,对于侧向移动范围大的球,对步法到位要求极高,否则用不上转体的力量。另外,击球后回位时,需要多出一步蹬地返回,  相似文献   
4.
陈中燕  黄鑫  青龙侠 《武当》2008,(9):28-31
(接上期) 八、穿走打胸 1、甲乙互站左格斗式(图46)。 2、乙左脚上步,右脚跟步的同时,出左冲拳击打甲胸部(图47)。 3、甲左手下沉,抬右手向上架住乙左臂(图48)。  相似文献   
5.
我心如花     
日有朝夕,潮有涌落,季有更迭。斑斓的人生中,我如花的心境,却有着永不枯萎的花季。当心房洒满阳光,心中的那亩方田便被温暖的光所照耀,潮湿的空气催促我摆脱禁锢,奋力地钻出泥土,扬起一阵芬芳。我是一株花,新生,单纯,活力无限的花。当风雨击打着我的身躯,当乌云压抑着我的气息,当冰凉的水汽浸透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我  相似文献   
6.
庾莉萍 《收藏》2009,(4):110-111
2008年8月8日晚8时许在“鸟巢”国家体育场中央,随着一声声强劲有力的击打,2008尊“缶”发出动人心魄的声音,一首气势恢弘的“击缶而歌”,带着华夏礼乐的遗韵,带着炎黄子孙百年的梦想和期盼,奏响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序曲,表达对世界各地奥运健儿和嘉宾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7.
《体育博览》2008,(10):86-87
快、狠、稳、准是大部分功夫所追求的.跆拳道的特点是完全凭借腿上功夫用脚部击打对方要害。出腿时.一定要走直线.以保证速度和力量。别小看这些没有花活儿的基本姿势.跆拳道大师一样可以用基本姿势打败对方。但是前提是:先要站稳了。  相似文献   
8.
扫耳单捶练法由预备式[自然站立].左足向前迈进一步.屈膝前弓.同时左臂前伸回按.左手心向下,掌指向后.置于右肋下:同时.右臂内旋.由下、向后、向右上直臂画弧向左扫打,目视前方(圈1)。要求回按和右拳扫打要协调一致。劲从左掌经腰和右胯发出。  相似文献   
9.
蔺志东 《武当》2007,(2):23-24
心意六合拳的心意把,意为用手掌击打。其拳架运行路线小,风格独特,发力刚猛,简练实用。襄县心意把有:十字把、鹰捉把、落把、掩手把、单把、双把、枪刺把、搂把、叠把、领手把、云遮日月连环把等。现将姚国堂先生传授的部分心意把技击方法整理如下,愿能为广大武者提供参考。(图示说明:姚国堂着白衣为甲方、蔺志东着黑衣为乙方)  相似文献   
10.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7,(11):94-95
直板反手进攻,这项上世纪传统直板打法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如今已经“濒临灭绝”。从直板反手攻的第一人葛新爱到庄则栋,再到现在已是国家队教头的秦志戬,直板反手进攻的技术也在一步步发展。早期的直板反手进攻多注重速度和落点,通常在近台展开。是抢先上手的手段。随着乒乓器材的发展,反手攻由从前的击打为主转变为后来的拉打结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