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互联网迅速发展,其互动性、广泛的参与性、公开化等等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作者从美国几位新闻学院教授关于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的讨论中获得启示,将网络技术应用于深度报道课程教学,在改善新闻采访写作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任何两个大于2的素数的和都是偶数;大于等于6小于无穷大的偶数(6≤an<∞)是两个素数的和;趋近于无穷大时的数是素数2.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教育?""如何进行教育?"这些原本简单的问题,在各种纷繁的理念、思想冲击下,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困扰着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以至于我们眼前迷糊一片,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偶有一天看了特级教师薛法根的《哪吒闹海》一课的课堂实录后,犹如一阵春风吹得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们教师不能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材是通用的、共性的,同时又具有简约化的特点。有的课时内容由于篇幅限制,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也不可能呈现完整的学习过程,它存在许多学生看不见的空洞和留白,当然也就很难反映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同时,现行的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知识编排呈块状螺旋上升,具体表现为跨度大、跳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12,(6):194-195
整合可以仅仅是简单叠加资源的代名词,也可以带来人们之前所不曾设想过的宏大效应。"1+1",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课,这道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加法题揭示了最朴实的关于整合的概念,然而诚如人们所知道的,这道题目也是至今悬而未解的哥德巴赫猜想中最难的一环。这仿佛暗示着  相似文献   
6.
哥德巴赫猜想的名称源自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的名字。l729~1764年间,哥德巴赫与数学大师欧拉保持了长期的书信往来并成为了学术上的知音。哥德巴赫猜想就是他在和欧拉的通信中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欧阳跃 《考试周刊》2011,(37):60-60
本文对陈景润及哥德巴赫猜想做了简明介绍。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主题拓展教学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对我们日常课堂教学的延伸。对教师而言,在主题拓展教学中研读教材既是一个尊重教材、读懂教材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工教材、超越教材的过程,同时还是教师形成观点、形成思想的过程。苏教版教材第八册82页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以及中国数学家在此项研究上  相似文献   
9.
建成  建国 《今日科苑》2011,(20):42-43
在钟灵秀丽的科学圣地,挺立着一棵茂密的数学之树,数不清的支干交叉延伸……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院士,曾攀升上了"解析数论"这一支干,在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采得仙果。在面临改革开放、科学的春天里,邓小平同志曾讲过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中国如果有1000个象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就了不得了。短短  相似文献   
10.
在前期笔者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思路的基础上,针对该证明中的误差问题,进一步进行解释并给出更明确的补充证明,使证明更其严密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