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BLA20F生物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进行动作电位引导,分别记录在不同温度和pH值任氏液中浸泡5min后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时程和峰值变化,结果显示: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机能水平在20~30℃时处于适宜范围内;在pH6.8~7.2动作电位的电位幅度和传导速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微电极阵列(MEA),该MEA包含60个独立的电极,其中59个为工作电极,一个为参考电极.工作电极成对排列,每一对工作电极分别包含一个激励电极和一个探测电极.结合外围电路,每一对工作电极的组合都可以实现对电极表面培养的生物组织或切片进行4种状态(激励、探测、同时激励和探测、隔离)的控制.MEA采用PCB工艺制...  相似文献   
3.
所谓坐骨神经是指在腰椎下部,由脊椎区分,从骨盆内到臀部,下肢后部一直到脚尖的神经。它是体内最大最长的神经,许多中年以上的人都患有坐骨神经疼痛。如果是单侧的话,是由于酒精中毒或铅中毒,或是子宫、卵巢有病所引起。如果是两侧疼痛的话,是由于腰骨、仙骨松弛或是椎间疝气、糖尿病、贫血所致。其它例如脊椎骨疽、缺乏维生素B也会引起坐骨神经疼痛。但事实上真正引起的原因尚无法得知。  相似文献   
4.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概念多,感性认识少,知识抽象,特别是涉及生物电信号在神经元上传导的相关内容,教材并未设置实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完全观察不到相关现象,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本节教材设置的实验"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操作相对简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不困难,不管学生还是教师都有时间进一步探究,所以笔者设想可以在完成教材实验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对牛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进行观察记录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完善裁判员执裁督察工作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再生过程中神经组织形态学以及失神经支配的腓肠肌肌细胞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构建坐骨神经截断后神经再生室,以5Hz和100Hz电针刺激患侧环跳、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每次治疗10min,隔日一次,每周治疗3次,设对照组。各组治疗时间为14周。神经组织HE染色、神经纤维银染、髓鞘砂罗铬花青染色以及超微结构的观察电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再生组织形态学变化;取腓肠肌组织HE染色,应用PixeraProPlus专业图像分析系统(美国产),测量肌细胞直径、截面积,取其平均值。结果:电针刺激能明显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组织形态及失神经支配腓肠肌肌细胞的恢复,其中以5Hz电针组治疗效果最佳,从而说明电针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酒精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持续时间及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酒精溶液浸泡蟾蜍坐骨神经干10min,低浓度(1%、2%、4%)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中、高浓度的酒精溶液(6%、8%、10%、129/6)使动作电位的幅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随着酒精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变慢,和对照组相比,10%的酒精溶液使其显著减慢(P〈0.05);12%的酒精溶液使其极显著减慢(P〈0.01)。随着酒精溶液浓度的升高,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有缩短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酒精溶液对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浩良 《生物学教学》2012,37(12):52-53
浙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节中图2~5表示的是蛙坐骨神经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图1),图中1~6表示通过电表检测离体的蛙坐骨神经在受到电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情况,当在左侧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后,电表会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这主要是由于刺激部位产生一个负电波且负电波会沿着神经传导所引起的[1],学生一般易于理解。而对于图中7所表示的相应的波形曲线,学生往往存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骶髂关节的应用解剖分析,讨论了坐骨神经痛的致病原因。认为造成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是骶髂关节错位。尤以后者为多见。并针对骶髂关节错位介绍了骶髂关节前、后位复位和行梨状肌分筋理筋的两种治疗手法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蟾蜍坐骨神经干外表面放置2个引导电极,给予最大刺激引发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产生,AP产生后经神经干传导而先后通过2个引导电极,记录坐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Biphasic Action Potential,BAP)。然后不断增大2个外置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分别记录BAP,观察BAP波形的改变。结果表明:BAP的前相总是高于后相;随电极距离的增大,引导出的BAP前相与后相之间出现切迹,且切迹随电极距离的增大逐渐明显。提示膜电位的空间和时间时效性决定了距离变化引起的BAP的不同波形,并阐述了BAP变化产生的机制,加深对神经生物电活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椎间盘损伤的运动解剖学分析,唤起某些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要特别注意预防椎间盘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