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明中后期.隐士相对减少.而山人奔走于天下.成为这一时期一种较为奇特的化现象。如果说明代隐士仍然是传统隐士化的延续.那么山人则是传统的隐士化与该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化相作用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化现象。本主要分析这一时期隐士和山人及其不同的社会交往范式.从化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这一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2.
何景明作为明"前七子"的代表人物,围绕其姓名字号产生了一些传说和不同说法,对何景明研究产生一定程度的困惑。关于何景明姓名的"红日堕怀说",来自于他的追随者及后人的附会。别号"白坡"和"大复山人"一直在同时使用,"胎簪子"并非何景明又一别号。  相似文献   
3.
杨榜祖 《收藏》2007,(3):73-73
在本人藏画中,有华喦早年作品《高风识画图》真迹和光绪年间慕本各一幅,今将真迹公诸于世,敬请诸专家,藏友鉴赏。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7,(4):56-59
王世贞写成一篇墓志铭,其中潜藏着多重人情关系。如墓主本身的事迹,撰写行状者与墓主的关系,为墓主求志铭者与王世贞的关系,王世贞对于求志铭者和墓主的态度等。他们之间的关系影响着撰写志铭者的写作情感,内容可信度,以及我们如何去认识墓志铭这样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5.
《唐雅》是明人胡缵宗所编的一部唐诗选本,共八卷,编于嘉靖二十八年,今存嘉靖二十八年文斗山堂刻本。共选唐诗1263首,分体按类编排。胡缵宗(1480—1560),字孝思,一字世甫。号可泉,亦号鸟鼠山人,著有《鸟鼠山人集》,是明中期较为著名的诗人,与李梦阳交好。  相似文献   
6.
《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康熙红豆斋原刻本,丁晏批,存竹纸18册,缺卷七、卷九做好学问需要涵养性情。想买好书更需要平心静气,不能急躁。跟着时尚潮流往前挤,在拍卖会上比金钱决高下,即使买到好书,也没什么味道,甚至还多少有些煞风景。藏书的乐趣更多地存在于静谧的搜寻过程之中。在无人注意的乱书堆中寻觅好书,独具一种发现者的快乐,正是藏书人最大的享受。近年藏书热逐渐升温以来,像样的名人批校本并不多见,偶一出现便被争相购藏,非腰缠万贯之富商阔老则只能徒然望书兴叹。这部《渔洋精华录》虽是残本,总共十八册书,但从头到尾都有丁晏批语,且…  相似文献   
7.
渔洋山人诗合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从版本目录学角度,介绍传世较罕的康熙刻本<渔阳山人诗合集>,并通过比较,指出世间通行的<渔阳精华录>是在此<渔阳山人诗合集>的基础上,适当增删而成,证实<渔阳精华录>的编选确实出于王士禛本人之手.  相似文献   
8.
从艺术构思、审美理想以及"诗与画通"的艺术阐释三个方面对十万山人绘画美学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在作及时贤已推出的有关谢榛的整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辑得《四溟山人全集》(重修赵府冰玉堂本)遗诗4首、遗诗句2则、遗诗话21条,发现诗话异较多22条。  相似文献   
10.
黄伟杰 《学子》2004,(11):13-14
当我与《学子》杂志总编辑贾立范商议《学子》本期《文化名人》专栏的首位采写对象时,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位共同的熟人,就是陈凤翚。谈论间,又随即闪出一个题目,就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其实,这是我沉淀多年的一个印象。我想,以这个题目来写凤翚:“踏遍青山”是背景,“人未老”是重点。而“人未老”者,又在其心态、在其品格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