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师徒论--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择徒拜师是传统武术最基本的传承方式,至今在民间习武群体中被衍传着.传统武术师徒传承分有入室弟子和一般弟子两种类型,只有通过正式的拜师仪式后,才算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师徒关系.这种师徒传承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但并非属于"过去式",需要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它进行理性的甄别取舍.  相似文献   
2.
生性玩劣而又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为何会被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所收服?这不仅是得益于外界神仙的帮助,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中“以柔克刚”的精神。在这个取经团队中,“山”的顽强,“水”的柔韧更实现了一种相互制约和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徒制新篇     
邓蔚玲 《职教通讯》2014,(25):76-77
古有谚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亦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两句话可为职业教育的两个层次。前者谓授业,生存和养家之根本,后者谓传道,启发和信用之源泉。从农耕到手工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始终围绕着学徒制维持并发展生产生活素质。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象在知识经济社会却略逊丰盈,因为这个时代的发展动力和契机不是技术和机器的堆砌,而是人脑与二者的黏合和互动。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以“师徒关系”为出发点给传统的学徒制增添一些新鲜  相似文献   
4.
<正>偏见一:对师徒结对中年龄的偏见。大多数人习惯认为师徒结对,年长为"师",年轻为"徒"。尤其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学校常常安排年长的教师带年轻的教师,使其更快更好适应工作,或者快速成为学校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现实教学中就存在相反的情况。由于年长的没有系统接受过体育教育,年轻的接受了系统体育教育,而且有热心和上进心。因此,师徒结对的常理顺序就  相似文献   
5.
孙杨向观众鞠躬时不慎跌入水中,向教练朱志根做了个鬼脸,这组画面来自第十二届全运会游泳赛场。  相似文献   
6.
解放前,苏州的学徒长期遭受老板的虐待与剥削,境遇十分悲惨。解放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上台执政,各级政府机关、工会组织及主流媒体通力协作,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得苏州学徒的际遇出现了巨大转折,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益保障得到了有效改善,劳资双方基本上建立了"尊师爱徒,劳资两利"的新型师徒关系,为苏州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9月,笔者和新分配教师Q成为同事,由学校牵头确立了师徒关系,缔结为牵手学友。作为老教师,我清楚新教师的迫切需求,也知道引发彼此的交流、并在实践中体验与改进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新  相似文献   
8.
9月19日,沈阳市一清华大学合作名校服务企业师徒结拜大会在沈阳金融学校造化校区召开。会上,沈阳市的10所职业学校与224个企业签订了培训23430名企业员工的协议,并有8329名职业学校学生与795个企业的2180名技术人员确立了师徒关系。  相似文献   
9.
师徒关系具有全面发展性、选择性和共生性、制度性和约束性的特征.基于需求冰山理论,分析师傅、徒弟和校企的不同层次的需求,通过完善师傅激励制度、开展师傅培养、校企共同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学徒管理模式、构建学习型师徒关系、完善法律法规等维护师徒关系等措施来满足师徒需求,构建稳定良好的师徒关系,促进现代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川 《职教论坛》2008,(9):60-64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手工业发达和行会的建立,使技艺学习和技能培训成为必需,学徒制职业培训便应运而生。行会对学徒培训制定了一系列规章,目的是保证既得利益者对行业的控制和垄断,因此必然遭到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学家们的批判与反对。中世纪后期的学徒培训出现了三个发展趋势:从行会的规章管理向国家法令管理过渡,从纯粹的技艺学习向最低的读写算学习过渡,以及师徒关系从父子亲情向雇佣帮工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