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0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81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晰 《浙江档案》2003,(11):33-33
蒋介石二公子蒋纬国,逝世虽已六年,但因其是名门之后,身世又扑朔迷离,故长期以来倍受海峡两岸广泛关注。人们也许不会注意到,蒋纬国晚年还有一段值得一提的精彩章节,那就是“爱梅花,亦爱中华”,将审美与爱国之情融为一体,实在难能可贵。蒋纬国,又名建镐,1916年10月6日出生,浙江奉化人,东吴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毕业。1937年赴德学习军事,1939年夏毕业于德国陆军慕尼黑军校,后入美国陆军航空队战术学校学习,尔后又转入装甲兵中心见习。1940年底回国到胡宗南部任少尉排长,1945年到国民党军装甲兵部担任第三处处长,后随国民党军溃败逃往台湾。1950…  相似文献   
2.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鲜艳美丽。"姹"和"嫣"都是艳丽的意思。秦牧《长街灯语·寄北方》:"桃花、梅花、剑兰、菊花……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摆满了花架。"秦牧在列举了多种花卉之后,才用了"花团锦簇,姹  相似文献   
3.
2005年10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迎来建馆80周年。正如王刚同志在致我馆的贺信中所讲的。明清档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经过几代档案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明清档案在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繁荣中华文化、推动学术研究、扩大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这里,主要就近10年来明清档案的开发利用作个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写下标题上的“送花”二字,脑子里想到的是一首古人的诗——陆凯的《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江南乃富庶之地,什么好东西没有,诗人却只选中了一枝梅花,送给远方的友人。这就是品位,这就是情怀。寥寥二十个字,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送花故事。“一枝春”从此成了梅花的别名。  相似文献   
5.
迟子建 《良师》2011,(1):4-5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中国诗词中分析不同时代的文人对梅花的描摹,以及他们对梅花的赞誉,从而了解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丰富蕴涵。  相似文献   
7.
元代散曲作家乔吉的[双调.水仙子]《寻梅》,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作家所要寻找的梅花的形象是以历史上一位女性为依托的,这位女性是唐玄宗曾经宠爱过的梅妃。作家把梅花、梅妃和自己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本文从这三方面来探讨梅的本体及隐喻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8.
反三俗,我赞成。但是,三俗究竟坏在哪里呢?在俗吗?未必。就说媚俗。一个人,或者一个节目,一部作品,为什么要媚俗呢?是因为喜欢俗,或者本来就俗?显然不是。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