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张章 《武当》2003,(3):61-62
身高1米36、体重31公斤的董海丹,在武术生涯中仅仅才走了五年的路,而这短短五年已让她的身上挂满了许许多多光彩夺目的花环,已经引起了中外武术界的密切关注,被誉为中国武术最有希望的新星。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武术     
白木 《精武》2003,(8):51-51
土家族世代好武,成为传统。在长期的渔猎、农牧、战争生活中,土家族创造出种类繁多、独具民族气质的地方特色武术。  相似文献   
3.
武术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与套路选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武术运动项目的技巧性和表演性的需要,武术套路运动员在外形、身高、体重及身体比例上有独特的要求。本文以60名武术套路运动员(男、女各30名)为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统计对比法和对比实验法,试图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  相似文献   
4.
传统木质武术棍术器械虽然有一定的韧性,也不易折断,但是在训练、比赛的过程中易出现弯曲、变形等情况,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运动员成绩的发挥,而且还降低了棍术比赛整体的观赏性。高新材料在武术器械中的应用,可以解决武术棍术木质材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郑红玲  串凯 《兰台世界》2013,(10):70-71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凭借一条杆棒,打出了三百年的大好江山,建国之后,他又因为自己的影响,推动了棍术的发展,并在有意无意之间,使之演化成为一种体育项目,强健了民众的身体,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俞大猷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和一代武学宗师,尤其擅长棍法。他将棍术精妙悉数传授给少林,促进了少林武学的发展。他在抗倭战争中,创立了《剑经》和"俞家棍",对后世武学和棍术发展传承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时俞大猷《剑经》的战术与技法概括、抽象和诠释,得出其技击理论的价值,从而得出其指导现代武术的理论思想,并有针时性地运用《剑经》技击理论、原则和技法诀要进行教学和训练,进而提高武术技击技术和应变能力,且时提高现代武术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西北棍术历史悠久,是起源和流传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地区的棍术体系。西北棍术内容丰富,与少林棍、南棍、东棍等其他棍术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近现代武术的变中,西北棍术依旧保持着军旅武艺的旧有风貌。但在冷兵器时代消亡的大背景下,当代西北棍术一方面仍保持其固有的本性,另一方面却由于受到现代竞技武术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9.
廖允武 《精武》2007,(2):50-51
乍一看,写武术却把戏剧扯进来,这不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生拉硬扯吗?然而,你只要稍加揣摩,就不难发现,题目毫无虚妄之处,戏剧与武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武术耍的是拳术棍法鞭技镖艺,百年来的古装武戏也少不了刀枪剑戟锤棍叉斧,猴王世家六龄童、六小龄童等的棍术令多少人拍案叫绝、为之倾倒。  相似文献   
10.
浅说六合棍     
在我国传统武术器械中,以棍术的历史最为悠久,棍法的传播最为普遍,也最有实用价值。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说:“若能知棍法,则其他诸器械之法,从此得矣。”近代六合棍大多流行于山东烟台、莱阳、青岛及辽宁大连一带的螳螂拳家手中,受螳螂拳法“攻势凌厉,迅疾多变”风格的影响,经过螳螂拳家们的不断研习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