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教育   5550篇
科学研究   1193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1480篇
综合类   662篇
文化理论   61篇
信息传播   117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608篇
  2011年   738篇
  2010年   590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1355篇
  2007年   1099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在激烈运动、大强度的体能训练后,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得到调整恢复,是运动训练工作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积极性休息是训练过程中消除疲劳、加速体能恢复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方法多样,在运用方面也应有所选择,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疲劳的细胞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迄今为止人们对其产生的机理仍未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就运动性疲劳的机制问题对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及最新进展情况试作阐述。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中神经-肌肉疲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神经-肌肉疲劳的研究历史,并从生理学角度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枢性疲劳与外周疲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有关中枢性疲劳,着重介绍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等中枢神经递质参与运动性疲劳的形成与恢复的新证据与新理论(可能的机制).有关外周疲劳机制,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超微结构到骨骼肌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等可能发生疲劳的部位,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简要概括.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学研究进入到亚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一级中学体育场馆设施节假日开放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走访、问卷调查显示,浙江省一级普通重点中学体育场馆设施节假日开放程度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体育工作和学校分管体育工作的领导不知或不理解《通知》和《纲要》的精神,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利用率非常低,器械闲置,场馆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应用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入手,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研究分析了牛磺酸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牛磺酸能促进运动自由基的代谢。缓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工业化战略片面性的进一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都市化是一个先进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水半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明程度的显标志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市化必然成为二十一世纪城市广播新闻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的整体功能态与中医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体功能态的改变是研究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阐述了运动性疲劳整体功能态概念的形成及特点,分析了运动性疲劳整体功能态与中“医证”的关系,为运动性疲劳的研究选择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有益于今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伟 《体育师友》2006,(4):48-49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的关注,因为适应能力高低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了社会适应学习领域,这将有助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责任感及体育道德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浅议运动性疲劳恢复能力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快慢,是否是1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否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这是运动训练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将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能力作为训练的内容,提高到与运动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讨论,提出了训练“恢复能力”的生理机制及作用。并且还从疲劳发生的机理来讨论训练“恢复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恢复能力”可以进行训练,以及对不同运动疲劳的恢复能力提出了应用不同训练手段进行训练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