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氨基酸制剂对女子举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通过对服用以L-精氨酸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氨基酸制剂对女子举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对18名女子举重运动员分为试验组(服用复合氨基酸制剂组 9名)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组 9名),测定他们在冬训前后的尿十项、血液睾酮、皮质醇、尿素氮、教练对运动员训练情况主观评价结果及训练效果.结果发现:实验组的KET、PRO、UBG及BLD水平在实验前后进行组内比较时没有明显变化(P>0.05);从组间比较的结果也可以看到,实验组的UBG、BLD水平有明显降低(P<0.05),但是PRO水平无论是组间,还是组内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运动成绩有了明显提高(P<0.05).提示以L-精氨酸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氨基酸制剂对改善训练时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方差分析和线性相关分析方法,探讨补充精氨酸和游泳训练对小鼠血NO(bNO)、血尿素氮(bBUN)和骨骼肌一氧化氮合酶(sNOS)的影响,篮球训练对大学生bNO、bBUN的影响以及小鼠/人肝脏尿素生成与NO合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补充精氨酸对安静和训练小鼠NO和尿素生成均无显著影响;2)有氧训练使人/小鼠的NO和尿素生成均显著增加,且两者呈高度相关。结论:机体通过有效的自身调节机制,能够满足有氧运动下NO和尿素合成对Arg的需求,不需额外补充;肝脏尿素循环与外周NO合成是相互促进的,这也许是机体在有氧运动条件下对Arg、Cit需求与供应的自身调节机制,即:同肝脏与骨骼肌之间的葡萄糖—丙氨酸循环一样,肝脏与外周NO合成组织间可能存在着高效的“Cit—Arg cycle”。该结论需进一步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精氨酸重结晶条件的调整达到要求的松密度范围。  相似文献   
4.
冬季虽然气温低下,冷气袭人,却是改善身心健康的好时机,妙招之一就是针对性地进行自我食养。以下便是中医养生专家设计的食养方案,你不妨来个"对号入座",看看最适合哪一款。1"三高"者的食养"三高"表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统称为代谢综合症。食养原则:饮食清淡爽口,多蔬少肉,贯彻低盐、低糖、低  相似文献   
5.
运动中补充肌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在对运动中补充肌酸的部分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题目:下图表示某些细菌合成精氨酸的途径,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相似文献   
7.
采用可见光谱(VIS)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铜锌超氧化歧化酶 (Cu_2Zn_2SOD)与精氨酸钴(Ⅱ)(Co(Arg)n)的直接相互作用以及外加精氨酸钻(Ⅱ)的量、溶液pH值对此类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水溶液中原酶活性中心处的Zn(Ⅱ)离子可被外加的精氨酸钻(Ⅱ)部分诱导、交换出来,而溶液中外加的 Co(Arg)n中的 Co( Ⅱ)进入酶的活性中心,形成“Co-SOD”酶衍生物,并相应影响了酶的催化活性.与此同时,外加精氨酸钴(Ⅱ)的量、溶液pH值对此类相互作用进行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运动对骨质疏松血清二甲基精氨酸影响。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大鼠腹腔麻醉开腹。对照组开腹切一小块脂肪,骨质疏松模型组开腹切除双侧卵巢。6w后,每组随机选7只大鼠处死,取胫骨上段骨组织,观察模型复制情况。模型复制成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运动(游泳)组;正常饲养6w。饲养12w后麻醉,静脉取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二甲基精氨酸,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38mm,发射波长425mm。应用脱钙骨切片观察光镜下骨形态。结果对照组骨小梁丰富,宽度适中,骨小梁分布均匀,排列规则。骨质疏松组,骨小梁变细,萎缩,分布稀疏,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排列不整齐,骨小梁间距增宽。骨质疏松组二甲基精氨酸含量较对照组和运动组高。结论骨质疏松时内源性二甲基精氨酸含量升高,运动可抑制其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进一步研究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机制 实验方法采用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每次150min的游泳训练,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细胞因子等免疫指标、血清Gln、Arg含量以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①8周大负荷训练后,大鼠血清IL-2含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血清sIL-2R含量却显著升高。②8周大负荷训练后,大鼠血清Gln、Arg含量以及血清GM-CSF含量显著降低,而淋巴细胞凋亡率却显著升高。结论为:①长期大负荷训练可以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显著降低;②长期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以导致血清Gln、Arg含量的降低和外周淋巴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运动性免疫抑制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