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你好!”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人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走来,他就是体育界的元老之一荣高棠。我连忙走上前去,试图搀扶他。“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走,不用扶。”如今已是91岁高龄的荣老依然声若洪钟,底气充沛。采访荣高棠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有太多关于他的经典故事:为新中  相似文献   
2.
历史瞬间     
《神州学人》2001,(8):9-9
这是一个让许多中国人不能忘怀的历史瞬间。8年前,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那个失败的夜晚,在北京电视台举办的投票现场直播晚会上,原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李梦华和采访他们的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田歌,余声,还有无数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1961年4月,我梦寐以求,也是终生难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半决赛,我先后赢了捷克队的“两把大刀”亚历山德鲁和皮蒂卡:中国队苦战五盘以3:2获胜,夺得了决赛权。决赛在中国与日本之间进行:前三盘中国队以2:1领先,再赢一分.冠军就到手了。第四盘,看到松崎惶惶不安甚至有点乞求的神情,我有点心软了、谁知.待她气喘定了,竞一鼓作气胜了两局。冠军之梦,竞这样破灭了:荣高棠鼓励我:“下面单项夺个第一!”  相似文献   
4.
王敬泽 《新体育》2014,(11):86-90
座落在石龙镇中山公园西南面的“举重之乡”塑像,是石龙的象征。这座塑像高4米,主体是一个手捧鲜花、张臂欢呼的举重运动员形象,脚下放着一副硕大的杠铃,雕塑底座上刻有“举重之乡”的铭文,是前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亲笔题写。  相似文献   
5.
乒乓圈     
《乒乓世界》2006,(12):8-9
缅怀荣高棠 2006年11月15日,中国体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荣高棠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荣高棠1912年出生于河北省霸县,是中国体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体育运动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协助贺龙同志具体负责全国体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文革后恢复工作,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顾问等职务。荣老的一生,可以说与新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乃至辉煌休戚相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奥委会在西方一些国家的操控下作出了诸多对中国不利的决定。荣高棠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率团参加了第十五届赫尔辛基奥运会,捍卫了新中国的主权与尊严,并且为新中国奥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体育事业探索的领导者和前锋,荣高棠就像在一张白纸上慢慢摸索,在上面小心翼翼地写出中国人对体育的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晏秋秋 《乒乓世界》2005,(10):58-58
(命运.像一只颠簸的小船.在船上远能.往往不知前路在何方。“文革”经历,是李富荣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日子.当时全国知名的“帅小虎”.一下子成了“保皇派”.成了“修正主义苗子”。无奈,他放下了手中的乒乓球拍。)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荣高棠的群众体育思想进行研究.荣高棠的群众体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体育是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体育寓教于乐、文化育人、易为群众接受,群众体育需遵循需要、自愿、可能等原则.荣高棠体育思想为我国体育界留下极为难得的财富,应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