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作为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的疾病,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渐受多方重视,《优雅地老去》就是关于该疾病研究的一次极有价值的探索。作者通过十余年的修女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方法以延缓甚至避免发病的过程,最终为"成功地老去"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指南。本文通过揭示该书的人文社会价值,期待对于研究者以后的研究及人类自身生活都能产生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关其发病机制有β-淀粉样蛋白假说、Tau 蛋白假说、炎症学说和氧化应激学说等多种.本文就现有较公认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远志总皂苷(Tenuigenin,TEN)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4亚基(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subunit alpha-4,nAChRα4)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95,PSD-95)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TEN对AD干预作用的机制。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EN 12.5,37.5 mg.mL-1剂量组,应用D-半乳糖致衰老的基础上定向Meynert基底核损毁建立AD大鼠模型,TEN 12.5,37.5 mg.mL-1治疗组则在造模的同时用远志总皂苷灌胃(ig)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检测大鼠海马CA1区nAChRα4及PSD-95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nAChRα4及PSD-95平均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1);TEN 12.5,37.5 mg.mL-1剂量组大鼠海马nAChRα4及PSD-95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两组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增高(P<0.05);...  相似文献   
4.
周令 《健身科学》2014,(9):57-57
人到晚年,最担心害怕的,就是身患重病。而这其中,恐惧程度较高的一种疾病,便是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不仅因为它会给人的躯体带来很多痛苦,更因为它会让人病得失去尊严,甚至严重累及家人。因此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减缓大脑退化的速度,预防老年痴呆症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医学研究显示,老年人做一些简单的益智类游戏,可以起到有效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健康新知     
好消息老年痴呆记忆力衰落可望挽救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科学家获得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症)所引起的记忆力减退。此项研究由该校助理教授张汉霆博士所领导,其论文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  相似文献   
6.
据2013年9月1日《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精神病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刊登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老年性健忘的表现不同于阿尔茨海默病,并为未来预防甚至逆转与年龄相关的记忆力衰退提供了启示。2000年,坎德尔因对记忆力的相关研究成果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二十年中,国际上围绕姜黄素从活性研究向新药成药(例如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等)的推进,到目前基本证明是失败的,代表了生物医学领域围绕化合物研究思路的混乱.药理学研究中涉及到化合物分子的探索目的大致分为:对化学合成或分离提取的分子进行生物活性作用谱的观察记录;在取得初步活性和药效学、药动学数据基础上向新药研发的推进;对具有明确成药性前景的化合物进行作用机制研究;将具有比较明确作用机制的化合物用作“工具”,参加到生物医学的基础探索中去.因此,在着手进行一个化合物的研究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目的,进行结构比较和详尽的文献研究,否则可能会造成研究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早期干预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月龄野生型小鼠和APP/PS1转基因小鼠分别灌胃给予溶剂或药物8周后,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跳台实验评价复方丹参片对小鼠行为学表现的影响;应用ELISA检测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Aβ40、Aβ42的含量;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胰岛素分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IDE)/脑啡肽酶(neprilysin,NEP)m 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显著性增加APP/PS1转基因小鼠对新物体的识别指数。跳台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360 mg·kg-1显著性减少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次数,此外,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明显增加小鼠在平台的停留时间。ELISA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360 mg·kg-1显著性降低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Aβ40、Aβ42水平。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显著性上调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IDE和NEP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显著性增加小鼠海马IDE蛋白表达。结论:复方丹参片可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减少海马Aβ水平和增加IDE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从芸香科植物黄皮叶中分离出具有五种不同骨架的七个新酰胺类化合物,其中之一的黄皮酰胺的γ-内酰胺与具有促智作用的脑复康(piracetam)呈现相同的骨架,其分子中有4个不对称中心,应有16个对映体。在鉴定出16个对映体的绝对构型之后,用黄量教授设计的仿生路线先后完成了16个对映体和光活黄皮酰胺的不对称合成,在这一研究中解决了立体化学和合成中的一些难点,大大缩短了合成步骤,提高了总得率,生产工艺日趋成熟,其合成规模可满足临床试用和日后治疗疾病的需要。使用多项模型和指标也已证明(一)黄皮酰胺是有效对映体,(+)黄皮酰胺为劣对映体。黄皮酰胺对映体的代谢(血药浓度、吸收、分布、排泄、血浆蛋白结合、肝脏首过效应)和酶促动力学也都存在立体选择性差异。(一)黄皮酰胺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改善认知功能和抑制Ap毒性。药理作用的显著特点是提高突触效能和结构的可塑性,为国际上近年提出的“突触丢失是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的新学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当前AD治疗的新策略提供了有良好前景的新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主运动调节tau蛋白激酶和tau蛋白磷酸酶的基因表达,抑制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进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C57系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运动组(TE)与对照组(TC);C57系野生小鼠亦随机分为运动组(E)与对照组(C)。其中,TE组和E组小鼠从3月龄开始,给予16周的跑轮运动装置,TC组和C组小鼠不施加运动干预,作为相应对照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APP/PS1转基因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海马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RT-PCR实验检测海马tau蛋白及tau蛋白激酶GSK-3β和CDK-5,tau蛋白磷酸酶PP2A和PP1 mRNA表达。结果(1)与TC组相比,TE组小鼠Morris水迷宫游泳潜伏期显著性降低(P<0.05),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显著性增加(P<0.05),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极显著性增加(P<0.01);(2)与TC组相比,TE组小鼠海马总tau蛋白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Ser202位点和Thr181位点P-tau蛋白表达均显著性下调(P<0.05);(3)与TC组相比,TE组小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激酶GSK-3β(P<0.01)和CDK-5(P<0.05)mRNA表达显著性下调,tau蛋白磷酸酶PP2A(P<0.01)和PP1(P<0.01)mRNA表达极显著性下调。结论16周自主运动通过下调tau蛋白激酶表达、上调tau蛋白磷酸酶表达,抑制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进而促进海马神经细胞功能,改善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说明自主运动可通过调节脑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和提升,预防和缓解阿尔茨海默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