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4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张凤 《钓鱼》2004,(3):8-8
由于今年北京温和往年相比较高,期待许久的第三届“渔文化杯”全国冰钓大赛只好延期举办。好事多磨,2004年1月10日在北京怀柔苏峪口钓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冰钓爱好者带着满心的喜悦和期待终于走上冰面,凿开冰层,抛竿舞饵,和冬天的鱼儿面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3.
我与《报刊之友》是1995年结识的,那时就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先是从一篇“豆腐块儿”发轫,以后常常有大于“豆腐块儿”的东西被她接纳。我们之间便悄然无声地彼此贴近,到了今天可以用时髦的话说是“零距离”了。这就是缘分,并在缘分中注入了情分。缘分、情分,均是以情感层面对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心理投缘的表述。  相似文献   
4.
霍梅 《视听界》2002,(4):88-88
当代中国,电视台林林总总,为数众多。电视节目“上星落地”,争先恐后涌到观众面前。人们锁定频道,就好像超市购物,有极大的选择余地。而央视关于收视率的调查,又毫不容情地将  相似文献   
5.
江元丽 《青年记者》2008,(12):94-95
存在的问题 2002年1月1日,以"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为口号的一档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隆重推出,这对历来只强调"上情下达"而忽视"下情上达"的中国新闻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南京零距离>栏目在招标中得到了1.0088亿元的广告代理费,成为了中国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民前线报社的一名编辑,从今年1月上旬起,根据社里的安排,我来到某装甲旅新兵营当新兵,和新战友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同劳动、同娱乐,由此聆听新战士的成长足音,切身感受新战友的成才环境,零距离体察带新兵干部骨干的辛劳付出,抵近观察各级首长机关对新战士的浓浓关爱深情,感悟一名地方青年向一位合格战斗员的蜕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是个新概念。目前对它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吕焕斌对“民生新闻”所下定义为:“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这是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同的定义。2002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隆重推出,此后,在中国电视新闻圈中掀起了一股“民生潮”。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是近几年学者提出的理论名词,它是在社会转型、经济转型期,新闻内涵、形态必然经历嬗变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这种转变体现在新闻正从国内外消息转向本乡本土,人们更多地开始关注每天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从严肃的政治转向与衣食住行的有关经济,从专题讨论转向生动人物的报道。虽然民生新闻的孕育和生成是以平面媒体一报纸为依托,特别是都市报,但真正把民生新闻推向高峰的是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理念生成其标志是以央视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作为理念的《东方时空》,而《南京零距离》则掀起了新一轮民生新闻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中,我们既可以听到播,如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联播”类节目;也可以听到说,如新闻杂志类节目;还可以在同一个节目中听到说、念、播,如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南京十八频道的《听我韶韶》。  相似文献   
10.
周岩 《声屏世界》2006,(4):43-44
从1998年至今,国内对“说新闻”这一节目形态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产生了一批有吸引力的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晚间播报》《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中央电视台的《现在播报》等。这些节目的出现、发展乃至收视率的提高,证明了观众接受它、认可它、喜欢它。但是,随着“说新闻”在全国各个电台、电视台以铺天盖地之势统领新闻播报天下的时候,很多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形成了现在“说新闻”节目发展中的瓶颈。播报如何口语化“说新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解说词的口语化。“说”出的新闻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