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054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沐浴品牌是沐浴文化延伸出来的市场经济产物,儒家沐浴文化是沐浴品牌的重要依托。我们对儒家沐浴文化建设的建议是,创立儒家沐浴文化的新核心价值体系,为儒家沐浴文化加入时代内涵,构建儒家沐浴文化的开放体系,探索儒家沐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偏好儒家沐浴文化的沐浴群体等等。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养生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而中华武术又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并渗透了养生学、传统哲学、中医学、宗教、民俗学等多咱理论。意在通过养生思想在武术运动中的渗透,阐述武术运动与传统养生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阐释孔子“和而不同”思想之渊源为切入,剖析了儒家学说在促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社会政治共识与多元文化建构方面的人文理想,而古代社会系统对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的相互吸收与融合,也正是建构相互宽容、相互依存、安定有序、共同发展的当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区分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是解读儒家性善论教育思想基础的前提。"性善论"是一种实践理性哲学的概念,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学意蕴,强调性善意味着人与物的区别,人的价值的凸显;强调性善即是对人的道德主体性的肯定;强调性善才可能确立"道之以德"的正确教育原则,才可能为道德教育定性。  相似文献   
5.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法制史上的基本观点,但对此观点需要全面地认识和辩证地分析,不能绝对化和片面化。从魏晋至隋唐儒学发展的态势、法律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形和法律儒家化的特殊机理三个方面对法律儒家化重新予以解释和剖析,可以看出,法律儒家化的观点虽然从总体上能够成立,但不宜以绝对化、片面化的态度视之,而要深入认识我国古代法律发展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黄震是南宋末年“程朱理学”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自己的理学思想作为认识历史的指导,将历史事实赋之以特别的意义,从而形成了历史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即他的历史哲学。本文通过对他的历史哲学的阐述,进而总结他的史学思想的特点,即黄震的史学思想反映了宋代理学影响史学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7.
儒家在生死观上重个体生命的本体存在,主张以“义”来构建现世的生活,同时又不否认“死”的存在。认为超越死亡的唯一办法就是摆正义利观,做到生死两安,生死和谐。儒家这种主张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融个体生命于众生之中,超越生死,实现永生的生死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健康个体的塑造、教化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创办了新式书院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旨在培养有"经世致用"、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书院提倡德才兼备;主张因材施教,自由探讨;强调实事求是,学以致用;学术研究和教学相结合;确立破旧立新、推举学长的教学体制.倡导了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阮元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清末的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孔孟儒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资本主义因素有很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而且反映了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的进步要求,正如西欧封建社会的文艺人,启蒙运动等思潮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时代要求一样,然而,秦汉以后的儒学出现了“异化”的趋势,这种“异化”的儒学完全背叛了孔孟儒学的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10.
儒家不仅包含丰富的道德内容,也包含宗教内容。儒家认为,人死后魂魄分离,通过招魂仪式可以让死者复活;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快乐的,人害怕死亡;孝道是对在世父母、长辈的尊重,通过祭祀祖先以期盼先辈们获得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