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高速摄影与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中不同高度跳次间,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摆动腿支撑过程质心水平速度、质心高度、蹬伸阶段质心前移水平距离、膝关节角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认为:质心水平速度的降低,是运动员试跳失败的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在游泳普修课中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媒体组合教学(CAI)是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种方法,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而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在游泳普修课中的研究与 开发》,来探索游泳普修课多媒体CAI的教学规律和方法.并通过在教学中初步应用,探索在游泳普修课教学中运用多 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聋校优秀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对14名聋校教师进行访谈。通过对叙述的关键事件的分析编码以及对不同绩效教师胜任特征的比较,提取出聋校优秀教师鉴别性胜任特征。研究发现优秀组和普通组教师在11项胜任特征的平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聋校教师鉴别性胜任特征包括以生为本导向、人际沟通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主动积极性、自我激励、责任心、自信心、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控制力、成就导向、挑战与创新等。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的聋校教师鉴别性胜任特征,在聋校教师评优、晋级、奖励等过程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优秀教师应该有个性、善变,要多读闲书,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还应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需要,基于探究式教学思想和CDIO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总结出能力进阶的系列化探究式项目教学的设计思路,结合正在实施和推进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卓越工程师教改试点班工作,给出了探究式项目教学的设计案例,可为相关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析法对优秀运动队思想管理的任务,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管理的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人为本做好优秀运动员进队初始阶段、成绩提高阶段和成绩保持阶段的思想管理的方法,为优秀运动队的思想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提出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内容,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变,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课作为一种微型化、主题化的学习资源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关注的热点,应用优质资源建设微课是保证微课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从2003年起开始建设的精品课程已形成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利用该资源建设微课优势明显。在应用精品课程资源制作微课时要注意依据教学文件进行选择,发挥优势资源价值,对资源进行合理转化、适当补充和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构建了又一个校企联合培养软件类人才的平台,我校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两个专业被遴选为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以此为契机,对“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了探析。实践证明,在卓越工程师(软件类)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采取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周奇 《出版科学》2011,(4):5-13
中国青年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壮大,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成为中国知名出版社,不仅出版了许多优秀书刊,而且造就了许多编辑出版人才。其原因在于:相对稳定的编辑队伍,学做编辑先学做人的编辑思想,继承和发扬"开明传统",严密的编辑工作规程,以及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