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7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教育   6940篇
科学研究   1741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4002篇
综合类   1160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25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422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454篇
  2014年   1105篇
  2013年   1200篇
  2012年   1243篇
  2011年   1252篇
  2010年   968篇
  2009年   830篇
  2008年   937篇
  2007年   1006篇
  2006年   864篇
  2005年   781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469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Supporting global health prioritie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robust health science librarianship partnerships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creased demand for synthesizing evidence-based information, collating quality resources, and increasing research productivity to improve human health requires integra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kills and expertise. The Health Sciences Library (HSL)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NC), exists to be an indispensable partner in health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research. As global efforts at UNC expanded, the HSL sought to ensure that our global engagement strategy and integration were aligned with campus priorities and partner needs. The HSL created a global research partnership plan: identify resources that improve efficiency, increase access to information, build in-country capacity and expertise—all while strengthening collaborations across multiple countries. Creating a meaningful and sustainable engagement strategy was central to envisioning our path forward and can be used as a framework for consideration by librarians in similar settings.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present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CC) by incorporating international posture, motivational disposition (ideal L2 self), second language (L2) self-confidence, and metacogni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To this end, 150 Iranian L2 learners, selected through convenience sampling procedure, took part in the research. The finding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reveal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showed adequate fit to the data, implying that the model is appropriate in Irania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context. Also,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earners with a high level of international posture are more likely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ir present and ideal selves. This was, additionally, argued that internationally oriented and ideally motivated learners become confident of their abilities to get engaged in interaction with L2 target communities. Furthermore, metacogni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were found to be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ICC, implicating that the learners who continuously reflect on their learning and evaluate their performances are more prone to have a higher level of ICC. Finally,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d policy-makers to inspire their learners to be more competent in communication with people of other cultures and languages.  相似文献   
3.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目标、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尚显稚嫩,其突出表现是学科知识缺乏独立性。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沿着目标→困境→出路的逻辑线路,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主要观点:1)特色鲜明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该目标达成所倚赖之原动力是实践内容的相对独立;2)边界模糊是阻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保持特色鲜明、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致因;3)反求诸己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打破边界模糊困境、实现特色鲜明目标的出路。如此,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方能因获得独立性而有成长壮大之可能,才有希望摆脱学科依附阴影,乃至问鼎显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梳理国际乒联21世纪以来的规则改革,反思其存在的问题。21世纪以来,国际乒联在器材、技术和赛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系列规则改革在技术上使得运动员技术选择和使用随意性增大,比赛胜负的偶然性增大;在国际乒坛秩序上产生了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改变了中国队"一家独大"的局面,国际大赛的奖牌分布趋于多元化,另一方面,使得运动员打法逐渐呈现单一化趋势。同时国际乒联频繁修改规则还存在规则修改程序正义性、规则相对稳定性,以及权力行使过于随意等问题。要维系国际乒坛秩序的良性发展,国际乒联还需出台具体的规则改革制度,保证竞赛规则的相对稳定性,并合理行使规则修改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武术神、意、气与动作内外相结合,使身心达到愉悦、全面的发展。武术训练对人的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良好影响,强健体魄,缓解压力,保持一个舒畅愉快的心情。武术套路的训练不仅能塑造强健的身体,而且也承载着道德文化修养和精神传承的历史重任,经过研究和调查,很多青少年通过武术套路训练,提高了其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早期学校运动会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中国早期学校运动会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学校运动会从单一的体操游戏到综合性运动会的发展特征。认为早期学校运动会的影响为:改变中国人传统体育观念;妇女体育得到重视;传统武术得到发展;锦标主义盛行。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武术的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契合点。其主要表现在:追求和谐、注重教育、崇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追求健与美的精神等。这一切更加体现了中华武术的可贵。  相似文献   
8.
运动生理、生化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都属于非常年轻并且发展很快的学科,将生理、生化的指标运用到武术中进行研究更是短暂。文章旨在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对武术教学与训练具有的生物学指导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源远流长,有着与其它国家武术迥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既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又在自身发展的历程中,受到中国哲学、礼乐文化、医学养生、军事谋略、戏曲文学、审美艺术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武术发展至今,有其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自身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冲突.既因袭着传统,又向往着未来;既萌动了世界意识,又依托着民族情感.一方面保留着传统武术的品质和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一些现代体育的内涵.只有正确认识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才能在时代背景下,保存其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气派,不断融汇和吸纳其它文化元素,使其进一步发展并保持活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练员和运动员创编竞技武术套路高质量难新动作,辅助运动员加快完成目标动作的定型过程,对创新难度动作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目标反馈、重构和完善,提高了创编的效率,减少了运动员在创新难度动作的探索阶段中不必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