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97篇
综合类   5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世界体育仲裁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体育争端,如何解决体育争端已成为需要研究的问题。从美国、意大利、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以及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制度的特点、仲裁院的构成及功能方面介绍世界体育仲裁的发展情况,并针对我国体育仲裁的现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纠纷的争端解决机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杨洪云  张杰 《体育学刊》2002,9(4):29-32
体育纠纷区别于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具有其特殊性。在发生体育纠纷时,体育行政部门、各级法院在处理案件及适用法律上处处感到棘手。探讨了体育纠纷的3种一个合理的可供选择的基本框架。解决机制:体育仲裁、体育调解和体育诉讼,以求从理论上为体育争端的解决创设  相似文献   
3.
从结构上来看,《示范法》共分为8章36条。从特征上来看,主要阐述《示范法》的8个特征。  相似文献   
4.
仲裁的司法性和本身的特点客观上需要对其进行监督。实践中,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以《仲裁法》为中心的监督体系,并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司法监督虽然是辅助的一环但必不可少,我国现在的司法监督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的司法监督范围不一致;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的一审终局制;司法审查的参与者不完整;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期限过长等等。  相似文献   
5.
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石。仲裁协议效力是仲裁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结合仲裁实践中关于仲裁协议效力易发生的争议,对于仲裁协议的形式、无效仲裁协议、有瑕疵的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提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梭伦和庇西特拉图是在雅典处于同一社会转型阶段先后出现的两个人物,庇西特拉图是在作为诗人立法家的梭伦未能全部完成历史使命的情况下,以铁的手腕加以完成的后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僭主的庇西特拉图可以视为“带卫队的梭伦”。  相似文献   
7.
默示仲裁协议作为仲裁协议的扩张解释,其具体涵义和效力在不同的国家各有不同的规制。由于我国对此并无明文规定,但仲裁实践却不乏对该制度的适用,因此,对默示仲裁协议的深入探讨刻不容缓,其不仅关乎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与否,而且关系到仲裁程序能否合法有序进行等诸多事项。本文在此对其基本涵义作简要分析,并就默示仲裁协议下的仲裁程序进行区分,进而提出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以期对我国仲裁体制的不断完善、仲裁实践的日益进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全球化、商业化,体育争议不断增多,尤其是涉及体育联合会的纪律处罚方面的争议。对于不服此类纪律处罚的裁决,申请人可以上诉至CAS。许多国际体育联合会也已经逐渐认识到CAS的作用,在其章程里授予CAS专属的管辖权,当争议发生时,申请人也只能向CAS提出上诉。因此,CAS的重要性日渐增强。笔者从CAS的管辖权、上诉仲裁程序、仲裁协议、纪律处罚的审查几方面对CAS审理纪律处罚争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立法依据是立法的前提性问题,它解决的是立法的正当性问题。阐述体育仲裁立法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和现实依据,以期对我国体育仲裁立法提供有益的思路。体育仲裁立法的理论依据包括保护合法权益与体现体育精神的需要等方面,法律依据包括宪法、立法法、体育法、仲裁法。  相似文献   
10.
仲裁同其他任何一项法律制度一样都是社会文明演进的产物,它体现着一种社会需求,承载着一定的历史使命。仲裁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解决争议的有效方式,不仅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解决纠纷的需求,而且还要承担起完善社会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在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认识仲裁的价值取向,凸现仲裁的独特作用,探寻其实现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