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天杨  王新  王家正 《体育学刊》2003,10(2):106-108
运用三维摄影与影片解析技术,对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研究,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横拍反胶快攻结合弧圈选手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显示,该项技术具有动作幅度较小,瞬间发力集中,回球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网球正手击球教学顺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22名学生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发现,网球正手击球教学宜直接从挥拍击球入手、宜先进行挥拍方向的教学,判断与移动是击好球基础,是和击球技术融为一体的技能,不宜以独立的单元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技术动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乒乓球界素来就有得正手者得天下的传统技战术思想,因此正手攻球技术在青少年业余训练中的教学地位重要;方法: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结果:通过14周的实验,实验组学生正手攻球的肘关节引拍结束点与随挥结束点角度分别为105.08 o、85.05 o,肩关节引拍结束点与随挥结束点角度分别为23.64 o、45.86 o。正手攻球考核数量实验组为30个,控制组为17个。结论:实验组学生的动作规范程度与击球回合数明显好于控制组学生。  相似文献   
4.
运用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法的两个维度四个方面对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的教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乒乓球运动技能的特征符合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法的特点,其具体表现为:调节条件是运动的、调节条件存在尝试间变化、运动过程中身体是移动的、动作技术具有操纵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金泰尔运动技能分类法对提高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武汉体育学院网球专选班学生底线正手击球的技术,设计相关的教学实验,将击球节奏方法运用到网球底线正手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对比和分析,探讨和揭示击球节奏在网球底线正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完善网球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网球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全面发展体育院校学生身体素质和启动课程改革配套的先期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并结合教学实际,对网球初学者正手击球技术易犯错误动作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通过大量阅读近期有关网球方面的期刊、文章、报纸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书籍,观看世界级网球选手的技术动作,结合教学实践后发现,对网球运动中各种技术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但仔细探究,各项研究涉及的内容大都较为宽泛,对网球运动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正手击球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剖析不够深刻、全面,甚至各研究对同一技术环节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在实践中,某些观点与实际脱节,不利于网球初学者对正手击球技术的快速准确掌握.作者将各项研究加以综合分析后提出:要继续丰富完善相关理论,及时校正不符实际的文字、集百家之言结合实际,概括出一套完整详细的理论;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反复理论灌输,使学生牢记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的区别;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充分运用动作示范,尤其是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的对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摩著名选手的技术动作,也可以将每一位学生的技术动作拍摄下来而后反复播放、点评、校正.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乒乓球优秀运动员郗恩庭、郭跃华、曹燕华所使用的加转弧圈、前冲、侧旋弧圈在技术运用、技术动作结构与身体肌能配合上进行了介绍、研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挖掘方法在进行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时没有针对挖掘节点进行并行化改进,因此支持度阈值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方法。从局部特征、关联规则、孤立点三个分析角度进行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种类判定,得出种类判定表达式;针对3种情况下的挖掘节点进行并行化改进,得出该信息在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种类中所处的真实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挖掘方法在相同的执行时间中支持度阈值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验证了设计方法在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中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技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各种打法的基础技术。在教学中,正手攻球又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技术,也,乏普通高校大学生乒乓球教学的重点。然而,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复杂,要求高,加之正手攻球的教学时数少,所以如何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掌握正手攻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To maintain the accuracy of squash shots under varying conditions, such as the oncoming ball’s velocity and trajectory, players must adjust their technique. Although differences in technique between skilled and less-skilled players have been studied, it is not yet understood how players vary their technique in a functional manner to maintain accuracy under varying conditions. This study compared 3-dimensional joint and racket kinematics and their variability between accurate and inaccurate squash forehand drives of 9 highly skilled and 9 less-skilled male athletes. During inaccurate shots, less-skilled players hit the ball with a more open racket, demonstrating a difference in this task-relevant parameter. No joint kinematic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accuracy for either group. Coordinated joint rotations at the elbow and wrist both displayed a “zeroing-in” effect, whereby movement variability was reduced from the initiation of propulsive joint rotation to a higher consistency at ball-impact; potentially highligh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variability prior to the impact that enabled consistent task-relevant parameters (racket orientation and velocity) under varying conditions. Further, highly skilled players demonstrated greater consistency of task-relevant parameters at impact than less-skilled player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superior ability of highly skilled players to adjust their technique to achieve consistent task-relevant parameters and a successful sh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