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媒体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及对新闻教育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志军 《新闻界》2008,(4):46-48
本文时近期媒体上关于新闻人才招聘的情况进行调查年口分析,并根据调查结论对新闻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耕地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其社会经济协调模式解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北京市为例,在解析识别耕地功能表征因子的基础上,分别对北京13个区县(不包括中心城区)耕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功能进行评价,利用GIS反映多功能的空间分布形态,并通过信息熵模型对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测算,讨论各区县耕地多功能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发展阶段的协调模式。本文旨在揭示北京市耕地多功能在社会经济影响下的空间分异特征,为制定科学的耕地多功能利用布局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耕地多功能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此外在经济与政策的共同驱动下,多功能与经济的组合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经历高生产-中社会-低生态的正三角形态向低生产-中社会-高生态的倒三角形态演变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3.
从温州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企业情况来看,强调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办学模式,实施产教结合,推行“订单式”、“模块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市场就业需求科学构建职教体系,以坚持全面素质培养为基础,侧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多类课程、多种途径、多种标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要依托行业或企业的培训中心构建实训立交桥。  相似文献   
4.
设计试验台车上的微机检测与控制系统。主要介绍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和放大器、数据采集卡等;介绍测控系统软件的设计,采用Visual Basic程序控制多功能数据采集卡来获取外界数据、控制电磁阀开和关、电机的起停及正反转。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甘蔗商业化种植是未来谋求甘蔗单产进一步提高和甘蔗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转基因甘蔗商业化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国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甘蔗生产状况与转基因产品的技术需求、技术水平、安全监管条件以及市场运营与公众认知等视角分析转基因甘蔗在中国商业化推广的现实条件,提出中国转基因甘蔗商业化应用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座舱综合显示器画面色彩匹配设计效率和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座舱显示器色彩匹配设计方法。该方法进行色彩方案基因的有效编码,构建了合理的适应度函数,建立了多目标加权综合遗传模型,最终实现座舱综合显示器色彩匹配设计的自动生成和优化。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得到满足设计需求的方案,可用于飞行器座舱综合显示器画面色彩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多功能电话附加器的功能及电路设计原理,重点论述了电话遥控部分电路设计,并对电路实际研制中的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现有化工原理塔安装测试实验装置,设计出一种新型多功能筛板塔拆装实训装置。实训装置具有离心泵变频调速、流量测量、压力测量、筛板塔塔底液位变频控制等功能,可实现筛板塔拆卸安装、双塔串联和并联的冷模开停车调试等实验。实践表明,该装置使学生对筛板塔的结构、安装和操作方法的认识更加清晰,对筛板塔双塔串联和并联相关性能及其应用的理解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网络化和远程教育的发展 ,满足各类学生进行不同实验的多种要求 ,研制开发了一种能由计算机网络远程操作的多功能交流稳压电源 .已投入生产并装备了实验室 ,满足了要求 .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有化工原理吸收实验装置的分析,设计出了一种多功能化工原理吸收实验装置,并将实验室的现有吸收实验装置进行了改造。与传统装置相比,新开发的实验装置具有以下功能:可以测定多种散装填料的吸收传质系数;不同类型填料的吸收传质系数;单一的规整填料的吸收传质系数以及规整填料和散装填料的混合吸收传质系数。通过填料吸收塔实验装置的改进,使学生对填料吸收实验的印象更加深刻,实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