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6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论文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提出了几点质疑,并进一步从"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两大方面做了举例论证,从而对其所构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力求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2.
肖茜元 《职业圈》2011,(30):151-151
企业对员工的不当行为进行处罚,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现象,且各国存之。然为何这一普遍现象会被社会广泛关注及讨论,除了企业对员工的处罚具有任意性及强制性而有可能致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外。更是由于该权力似乎游离于法律空白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所谓连结两态热力学过程的任意性,指的是连系确定的始、终两态的可能热力学过程有无穷多,包括了各种可能的做功和吸热特性的过程,当然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除外。因此,给定了始、终态后对连系它们的过程的做功和吸热的特性不可能作任何判断。  相似文献   
4.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一部分语言学家将任意性视为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他们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无理据的。以词为例,利用认知理论分析论证语音与语义之间、词与思维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从而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5.
自白任意性规则被英美法和大陆法所共认 ,它以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为理论基础。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虽然也有自白任意性规则的规定 ,但是由于实体规定的粗疏和程序保障措施的缺失 ,该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趋于口号化。在重新构建这一规则时 ,应该从实体构成性规则和程序保障性规则两个方面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6.
新词在产生之初具有任意性,一旦被广大群众所使用,它就被约定俗成了,不能再随意更改。新产生的词未来有两种命运——接受和不被接受。而接受的过程实质就是这个新词被大家约定俗成的过程。影响新词的约定俗成有内外两个因素,即本身合乎语言内部标准和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普通语言学教程》自问世以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论就引发了中外语言学家的论争,至今未形成定论。要正确认识此理论,必须基于索绪尔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看到此理论包括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两个方面,在论争之时,要避免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在创造科技新词时,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使新词更有理据。因此,在翻译时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观为基础,从象似性的角度考虑英汉语的符号对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特征一直以来是语言学家争论的话题,直至今日还未能统一。其实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是辩证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二者有机统一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和范畴中。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评介Saussure的观点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对语言符号二重性: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是辨证的,这一认识在英语研究和教学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