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明代自成祖开始崇好藏传佛教,宦官也因之深受影响。不仅其佛教信仰中有藏传佛教的因素,而且与藏僧间也多有交往与过从。宦官的汲引也往往成为藏僧得与皇室亲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朱元璋驭宦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史家在谈及明太祖朱元璋严驭宦官时,皆赞誉有加,认为明代重用宦官源于成祖朱棣,与朱元璋毫无干系;其实不然,明代宦官擅权的祸根在太祖,朱棣不过是“萧作曹随”而已。宦官出使、监军、干预经济、刺臣民隐事监觞于洪武年间,它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并不以朱元璋个人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3.
“党锢之祸”是发生于我国东汉桓、灵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其影响之深远为前世所罕见,范晔、司马光等都曾在他们的鸿篇巨著中专章论述过。究其历史成因,“选举乖实”的汉代选官制度当是酿成这一历史惨剧的最直接的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4.
北魏宦官主持参与的佛教寺院建设和造像工程主要有三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其他工程;立僧尼寺。他们修建寺庙并不完全出于宗教目的,更主要是政治目的;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决定其在寺庙修建中的特殊地位,致使建筑规模宏大,装饰华美。宦官们在建筑、规划和雕刻等方面的特长,为其扮演将作大匠角色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龚克昌 《丹东师专学报》2011,(5):147-150,F0003
东汉中后期,刘汉王朝彻底衰落。其时皇帝大都幼小,朝政大权或为外戚所攫取,或为宦官所把持。汉末辞赋家赵壹在《刺世疾邪赋》里说:"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当指外戚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赋中又说:"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朝政自无是非可言,  相似文献   
6.
裴度历任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宰相,出将入相,频著功绩,故爵封晋公,是唐代后期杰出的政治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名相却并未获得与之相称的历史评价,以致消散在岁月的遗迹中。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位历史人物的功绩,给予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一书成功地塑造了薛公公、刘公公、何太监、花太监等几个宦官形象,剖析了他们与地方官僚西门庆之间的罪恶关系。揭示了明代社会宦官权势显赫,富有豪奢及其与地方官僚狼狈为奸的历史事实。这正是《金瓶梅》现实主义文学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南朝宦官的品秩要比北朝低得多,这就决定了南朝宦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远远不能和北朝宦官相比。南朝宦官在军事方面的表现,多为个别偶然现象,北朝宦官的军事职务往往是与刺史、郡守等地方官联系在一起的。北朝宦官的军事职位的品秩比较高,都在四品以上,这样品秩的军事职务,加重了宦官的社会政治身份,同时也使宦官拥有军权,进而为影响北魏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军事因素。  相似文献   
9.
宦官专权是我国古代特有一种历史现象,有关宦官专权原因的探讨,国内已有不少观点问世。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就宦官专权的根源、原动力和社会条件展开分析和透视,以揭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宦官专权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一字德冰,号梨洲、南雷,自号艾湖鱼澄洞主、双瀑院长、梨洲老人、梨洲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东史学大师。黄宗羲生逢明清易代的动荡时期,一生历经坎坷。他少时拜刘宗周为师,发愤攻读经史。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党名士,后被宦官魏忠贤害死。黄宗羲承父遗志,联合复社志士,积极从事反对“阉党”斗争。1645年清兵攻入南京后,他又毁家纾难,在家乡募兵武装抗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