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7篇
教育   1913篇
科学研究   1079篇
体育   270篇
综合类   17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依据资料所提供的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运动学数据,运用动力学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之同的水平冲力和垂直冲力之间的差距。发现国内运动员水平冲力和垂直冲力普遍低于国外运动员;而且水平冲力和垂直冲力之间的关系不密切,国内运动员对水平冲击所产生的弹性能利用效率较低;并总结出了跳远助跑的两种模式及其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理论力学的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详细分析了动力学普遍定理的应用场合、主要特点及注 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4.
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运动进行分析的手段变得越来越先进。为了给进行体育研究的人员提供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目前普遍使用的运动学、动力学及将二者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述,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发现目前我国虽然较多使用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分析,但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者较少,就此提出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运动项目进行分析的设想与思路,即通过等动测试获得做功关节处的肌力矩大小,并利用录像解析获得做功环节的运动学数据———角速度,将两者结合来分析功率输出情况。  相似文献   
5.
终局要保赢     
一场比赛距比赛结束还有1分钟30秒,比分14:10,白方领先。场上态势如图所示,轮及⑨球起杆。⑨球撞击①球并闪送过三门出界(不妥),⑨球过三门撞击③球打成双杆并闪送③球撞柱未中出界。⑨球两杆撞柱,比分14:14,红方多柱暂时领先。⑩球正撞⑧球并闪送⑧球撞柱未中出界。⑩球擦撞⑥球向终点柱方向前行4米多,闪⑥球出界,⑩球撞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酶催化动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讨论了酶催化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与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8.
铁饼飞行中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与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饼投掷的运动成绩是由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技术能力和铁饼在空中飞行时空气动力等因素所决定的。将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应用到投掷铁饼出手动作“控饼”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 ,从而获得理想的出手初速度、适宜的出手角度和铁饼飞行中的合理倾角 ,以达到提高教学与训练质量和运动技术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跳深的方法对约 40 cm深沙地的力学传递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并引入“黑箱”理论进行动力学与动力学数据的对比分析以获得沙地力学传递函数 :力传递函数为 Fd=0 .39Fu1 .1 6 ,冲量传递函数为 Id=0 .88Iu;在此基础上 ,采用录像系统与三维测力台系统实现对沙滩排球扣球起跳阶段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数据的同步采集 ,揭示其主要动力学特征为沙滩排球扣球起跳的恢复系数小以及其形成的三方面原因 ,以图为沙滩排球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维数字测力铅球仪对青少年运动员在整个投掷过程中的施力特征与动作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完整推铅球动作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的作用力曲线与铅球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最后用力动作过程中,合力曲线呈“双峰型”;(2)在最后用力开始左脚着地瞬间力值逐渐增大,到右腿蹬转使运动员身体由侧对投掷方向转为正对投掷方向瞬间出现第一次峰值;在推掷臂肘关节夹角约为90°时出现第二次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