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因俗而治、分而化之和尊重黄教等方面,探讨后金绥服漠南蒙古的法律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清一代,这一精神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成为清朝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为维护和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根据历史资料,笔者对元代漠南地区汪古部的多语教学,净州路和集宁路的儒学,云中云内丰州的教育和进入中原的汪古部教育以及集乃路的各类教育和应昌路,全宁路的教育了探讨,认为,当时漠南地区的教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对了解内蒙古地区教育的历史以及当今对西部文化教育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域武术文化研究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漠南地域武术文化中的典型武术技法——漠南阴把枪的文化渊源和传承脉络进行史学梳理和文化人类学考察,研究认为:其一,漠南阴把枪传人土默川平原是清末移民携技的文化传播,传统的武技传播是以人际传播为其基本构成路径,但与此同时伴有群体传播和官方主导的组织传播为其辅助方式;其二,套路样式是漠南阴把枪自身发展完善后的文化创造,是在其传承与传播过程中文化调试与适应的结果;其三,恋土定居的客观事实是历史和当代漠南阴把枪横向传播的藩篱与桎梏.  相似文献   
4.
春上漠南     
  相似文献   
5.
轲比能政权是继檀石槐部落大联盟瓦解之后的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部落联盟。这个政权势力范围包括今内蒙古后套以东、呼和浩特平原、乌兰察布丘陵、锡林郭勒草原和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即原檀石槐联盟的东部和中部,领土囊括了整个漠南地区。轲比能政权的迅速崛起再一次用史实证明了英雄崇拜在草原民族隐性文化中的传承;同时,也为漠南地区草原文化建构平添了几分色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为手段,分析了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历史渊源、存在特征以及形成的归因,旨在对未来漠南武术文化体系的构建与承袭提供理论借鉴。结论认为:漠南地域农耕武术文化呈东西贯穿的带状分布特点;其成因是历史移民导致的文化传播;其宏观格局是由区域自身的地理、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形成的环境决定性,游牧民族、农耕民族各自所秉承的文化独立性,以及区域内商贸、戍边重镇分布的历史传承性等因素综合作用造就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这个名称形成于清代。它基本上来源于清代的“内札萨克蒙古”一词。所谓“内札萨克蒙古”是专指当时漠南地区的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六盟及其所属的49旗。到了20世纪20年代,“内蒙古”这个名称又有了新的地域概念,即指“六盟二部四特别旗”。其中“六盟”当然是指上述清代的六个盟,“二部”则指呼伦贝尔和察哈尔,“四特别旗”则指不属于盟的伊克明安、归化城土默特、阿拉善、  相似文献   
8.
晋华 《旅游世界》2023,(7):72-77
“和亲”是中国古代为维护王朝统治而进行的一种政治行为,不管是汉朝的昭君出塞还是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都属于这种情况。在清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笼络当时的蒙古王公,实行了长达百年的满蒙联姻政策,而赤峰市是清朝皇室下嫁公主最多的地区。清代赤峰地区为塞外重地,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乾隆年间,先后有七位公主奉旨下嫁至此。公主们远离家乡肩负使命来到漠南草原,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和平与稳定。赤峰博物馆“和同一家”展厅中,“草原姻盟”板块展出了包括公主朝服、配饰,清代官窑瓷器,清代佛教文物及生活用品等珍贵展品,多方面展现了公主厘降(王女下嫁)塞外的草原生活,宛若徐徐展开一幅清公主下嫁塞北、建设草原、民族融合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