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肥市南淝河综合治理闸坝工程位于合肥市二环路当涂路桥之间,该工程由橡胶坝和船闸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枯水季节充坝蓄水,使南淝河市区段成为合肥市一条碧水玉带的景观河流,同时开辟水上旅游交通线。文章简要介绍了南淝河综合治理闸坝工程橡胶坝、船闸工程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2.
鉴于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已成为制约长江航运发展的瓶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减少集装箱运输的环境负荷为目标,综合考虑运输方式、运输费用和运输时间等因素,寻求解决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方案.构建由长江水路与区域公路组成的运输网络模型,确定各路段的运输属性特征,给出水路和公路运输环境负荷的计算方法.分析集装箱在水陆联运网络上的路径选择行为.在多种集装箱运输需求下,分析各解决方案的优劣,确定优化方案.相比翻坝运输方案,扩闸(即扩大船闸通过能力)方案更高效环保,符合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要叙述了1号船闸输水系统模型与原型试验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成果表明,两者规律是一致的。但由于水工模型的影响,存在某些数值甚是习线的,在试运行中,产生惯性的超泄问题,对此进行了专门并提了了相应的存措施建意,采用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陈亮 《科技风》2015,(4):147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内河水运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内河水运船闸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阐述内河水运船闸工程建设安全隐患入手,对内河水运船闸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长江航运公安局宜昌分局始终坚持对过闸船舶的安全检查工作,由最初的摸索琢磨到不断完善成型,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较为成熟的水上安检体系。分局通过构筑三峡两坝船闸上下游安全检查防线,消除安全隐患,净化水域环境,保障了三峡两坝船闸及水域的安全畅通。1过闸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历史沿革1.1初步探索阶段自2003年6月三峡船闸投入运营以来,化学危险品船舶在三峡水库中行驶和过闸载运量成倍增  相似文献   
6.
单位文化作为众多文化的一种,对于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引导和感染单位员工,也可以对单位的服务和管理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优化单位文化建设成为了单位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联系船闸实际情况,就优化单位文化建设进行了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7.
8.
一、总体设计 三峡船闸总体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按照技术先进、工程量和投资合理的原则,对有关船闸技术可行性及与船闸的工程量投资有重大关系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决策。 根据河道、泥沙冲液平衡理论,按照水库达到冲淤平衡后的水沙条件,通过深入比选船闸的线路位置,决定将船闸的线路布置在河床左岸的制高点坛子岭左侧,在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右侧布置隔流堤,在汛期削减泥沙淤积并调整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根据三峡泥  相似文献   
9.
船闸     
单留 《集邮博览》2009,(3):64-66
从文明的曙光时起,人类就利用河流旅行和运输货物。但是,遇到急流和瀑布等短距离内落差较大的水域,人们就不得不把船舶从水中取出,在陆地上运送船舶绕过障碍,到下一个水流平缓处,再把船舶重新放入水中。这当然十分麻烦。不过船闸能够保证船舶顺利通过上述障碍。  相似文献   
10.
李翔 《科技风》2011,(4):217-218
船闸行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船闸、船民、海事、公安以及上级监督部门通力合作和相互协调。以高港船闸为例,介绍了一般船闸行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高港船闸从加强内控措施、推行同行约束、强化上级监督、欢迎社会监督等方面建立立体监督体系取得的成效,以及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建议,阐述基层单位建立立体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