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当前如此众多的海选活动不断冲击大众眼球的形势下,观众难免产生收视疲劳。但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却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它凭什么与诸多选秀节目一决高下呢?  相似文献   
2.
钟酉 《文化交流》2011,(12):50-53
在2012年新年到来之前,中央电视台为其主打节目《新闻联播》的新年改版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一个人如果活到30多岁,算是年轻人;一个电视节目连续播出30多年,则是一个很老很老的节目了(一般节目的生命周期为1至3年)。如今这顿"新闻晚餐"一吃就是30多年,口味没有大的改变,有一部分"适应能力强"的观众还能"照吃不误",但也有不少观众产生了收视疲劳,早就提出能否变点新口味,  相似文献   
3.
“天下新闻日日新、耳朵陡起眼睛盯……”10年前,伴着节奏明快的背景音乐的响起,两名身着长衫、手拿纸扇的新闻师爷出场,绍兴广电总台公共频道推出《师爷说新闻》,首开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先河。之后收视逐年飘红,一直稳居本台各自办栏目头把交椅,拥有一大批“铁杆粉丝”。俗话说,攻城难,守城更难。由于坚守10年一贯制的传播模式,缺乏必要的内容和形态创新,现在观众已产生收视疲劳,收视率也在逐渐下降。笔者认为,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应及时转型升级,否则固有品牌也会老化。作为城市台,当前要从区域特色出发,不断完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从强化传播功能、拓展报道范围、创新播报形态等方面入手,来推动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建设,以确保其持续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刘妍 《科学生活》2007,(9):86-87
双眸,是我们观察世界惟一的器官,而当你忽视对它的养护,滥用"打开眼睛看世界"的功能,你可否知道眼睛在受到怎样的威胁和伤害?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如何让自己的眼睛明亮如初,这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1.说孩子的新闻。少儿新闻类节目的接收对象是4-14岁的少儿。这个阶段的少儿喜欢新鲜、有趣、可爱的事物。从目前的一些少儿频道的少儿新闻节目看.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等,如果少儿电视新闻所播的内容和学校的教育是一回事,小观众们就会产生收视疲劳,缺乏新鲜感。  相似文献   
6.
7.
干眼的中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力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242-242,237
于眼(dryeye)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限部不适的一类疾病,病人主诉眼部有干涩感,畏光烧灼感、视物模糊、视力波动,不适感,异物感和易视疲劳等症状,是最为常见的眼表疾病。目前认为病因与视频工作时间过长,环境污染,角膜接触镜佩戴、女性内分泌影响、社会老龄化等因素有关,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闲话视疲劳     
<正>1什么是视疲劳人们在打篮球、羽毛球等或健身运动、走远路后,感觉胳臂、腿痛、腰酸背痛,这是因为胳臂、腿、腰部肌肉疲劳引起的。我们的眼睛也一样,长时间写字、阅读、使用电脑、手机,眼睛也会疲劳。如眼睑沉重,眼干涩、灼热,异物感等,继而发生视物模糊,看不清小字和细小物体,甚至发生头昏头痛等。肌肉疲劳后,休息休息酸痛就会消失。正常人的眼睛疲劳后,闭目稍事休息,症状即可减轻和消失。但是,如果阅读不到半小时就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9.
当观众对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产生收视疲劳时,以走基层接地气为载体的报道方式,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有亲和力的百姓视角、具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新闻类型。2013年10月26日—28日,央视以《出彩人生:中国梦·我的梦两代人的超级杂交油菜梦》为题,连续报道了湖南临澧农民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俩艰苦从事杂交油菜品种选育30多年的感人故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3年11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中国梦·我的梦——湖南:父子两代的"超  相似文献   
10.
正一、要研究这类文本的呈现形式以及表现出的本质特点。随着手机、网络等电子终端技术飞跃发展,我们每天面对汹涌而至的信息,阅读变得方便快捷轻松,但也让真正有效的阅读变得困难,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像传统书刊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非连续性文本实际有效信息知识少,散乱无序,读者自身需要加以整合,把信息提升为知识。这类文本同时呈现就是我们所说的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文本"就是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