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30):64-65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总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虽然掌握了解题的知识点和技巧,但还是常出现心理性错误.本文阐述了心理性错误的原因,分析解决的策略,使学生尽量避免心理性错误.  相似文献   
2.
3.
汤劲 《新闻界》2007,(1):97-98
一视觉文化“是视觉性占主因的当代文化”,它“指一个文化领域,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是“经由视听媒介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它与单纯由文字媒介传播形成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相区别”。视觉文化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商业插画表现形式及形象特征,在当今社会的包装设计中尤为明显,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商业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风格以及在包装设计的使用和影响人类的审美分析,提高包装的艺术魅力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视觉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在国际上已有很大发展,但国内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视觉素养的营建不仅是视觉能力的培养,更在于其根基和归趋的奠定、视觉思维结构的和谐及视觉性的内置,在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和浸润。此种哲学维度的省思和文化血脉的根植,使人们在视觉文化的生存中、在视觉素养的建构中获得性灵的提升及生命的意义呈现。  相似文献   
6.
陈阳 《中国编辑》2023,(Z1):113-118
随着国内二手书线上交易平台和实体书店的兴起与创新,二手书成为纸书阅读的另一个风向标。本文基于美国蓝鲸书店的实地考察发现,以“视觉性”为中心的运作方式为二手书价值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技术要素方面,立足印刷技术性,可将二手书图版“化整为零”,实现对书籍视像元素的增值售卖。空间要素方面,开发视觉空间性,以“二手书—书店”的联合体提供“在场”的视觉体验,凸显展示的空间性和观看的视觉性的多维空间实践,强化读者与二手书及书店的意义建构。时间要素方面,挖掘二手书的时间性,以二手书生产和流通中“可视的”历史痕迹为纽带,建立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出版商、读者与书店的情感连接。  相似文献   
7.
徐沛 《国际新闻界》2013,(3):124-134
当前人文研究中出现的文化转向起源于对文本的重新认识。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近代画报出现并风行于清末民初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图像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录,也是某种观看方式的载体。近代画报图像所承载的新的观看方式意味着新的看与被看的关系。这种新关系对于理解中国的现代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现代性在大众传媒中的表征。本文认为,从视觉文化角度关照近代画报,探索图像表征现代性的诸多可能,研究画报对普通读者所具有的教化功能,将有助于新闻传播学界在人文学科文化转向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近代画报图像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理解当前各种层出不穷的视觉文化现象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堆叠"是一种建筑造型及空间艺术。在文学领域,结构上的建筑美同样离不开堆叠艺术,且不局限于形式上的视觉性,也包括思维上的逻辑性。在这一点上,《肖邦故园》虽然篇幅较长,且又把人、物、景与音乐交织在一起写,但上下文的联系非常紧密,做到了"堆"而有序,"叠"而有致。  相似文献   
9.
视觉文化研究兴起至今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典型的跨学科领域和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与问题意识,它对艺术史、文化研究、电影学、媒介研究等众多学科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考察近年来英语学界出版的较为重要的视觉文化研究著作,以余目所及为限,为学界提供参考。1.蒂克维斯卡亚:《视觉文化:文化转向之后的视觉研究》(Margaret Dikovitskaya,Visual Culture:The Study of the Visual after the Cultural Turn,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5)蒂克维斯卡亚的这本书是其博士论文,对视觉文化研究这一学科领域做了系谱性的梳理。此书通过对大量学者的  相似文献   
10.
明清小说创作注重人物语言的可视性,视觉性语言的生成遵循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受语言“经济原则”的制约。小说文本中视觉性语言有其独特作用,即减少叙述性语言,增强小说画面感,让人身临其境;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结构上引起下文。视觉性语言将读者带入小说情景,实现了读者与作者的交流。人类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的变化,促使明清小说剧本化倾向加剧,传播者的动机意图及接受者的审美转向,决定着明清小说视觉性语言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