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1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缔约过失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的“新鲜事物”,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因违背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而导致对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所应承担的一种损害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存在的法律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因此,是否违反诚实信用的主狎是认定当事人是否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根本依据。缔约过失责任的确立对于完善我国民法理论和繁荣社会经济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实质是民事执行威慑机制的一项创新。法律权利的实然性要求、信用的无形资产特征和执行理念的社会调适是其构建的理论依据。在与德韩两国的信用惩戒制度比较下,我国在制度规定和对被执行人权利保护上还存在不足,是以提出确立保障当事人权利平衡的理念、制定统一明确的规程、增加被执行人保护目的的约束性规定、规范救济和监督渠道为完善该制度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诚实信用原则的性质、功能、作用、地位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阐述、分析 ,指出它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以及它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1999年 3月 ,我国新的、统一的合同法的颁行 ,使诚实信用原则在新合同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而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合同义务规范体系和适用规则 ,标志着我国统一合同法的先进性 ,也是我国新合同法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税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对实现诚信税收,促进我国税收事业向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税法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能否成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理论上的争论早已存在,其中关键在于诚实信用原则是否具备独立价值和意义,以及适合民事诉讼法的土壤能否生存。从三方面阐述并论证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被确立为基本原则的必然性,从而得出:在当代民事诉讼理论及实践的大背景下,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双方代理合同的效力,有的学者认为是无效的,有的学者认为是效力待定的,而文章则认为双方代理合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线人的出现具有现实必然性.其职业化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对其职业行为进行规范,加强管理和引导。新闻线人作为普通的受众参与大众传播的信息制作过程,是公民信息自由权的使用。媒体刊播悬赏合同,新闻线人只要完成合同所附条件就可以获取报酬。媒体与新闻线人是平等、自愿的民事法律关系。应按诚实信用、公平合理的原则处事。针对新闻线人行为失范和管理缺位.媒体要加强对新闻线人的科学管理.形成制度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民商法是体现社会本质规律与要求的一部较为规范的法律,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重要的法律。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诚信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种社会情况,人们将诚实信用原则引入到了法律的内容中去,从而弥补和完善民商法律的不足,维护市场正常的秩序。  相似文献   
9.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活动中基本的准则及道德要求.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道德准则,恪守诺言,诚实不欺.该原则确立了民事主体的行为规则,平衡了多方利益关系,并具有对法律进行修正、弥补的功能,兼具有道德性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双重特点.在司法实践中,该原则可通过民事惩罚性赔偿制度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10.
法律是一切活动的行为准则,民商法与行业生产、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诚实信用是民商法的基本原则之一,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信用的普遍缺失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加强法制建设,构建信用体系,完善我国相关制度存在的缺陷,保障市场有序、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