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7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教与学的行为关系,是否朝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怎样营造良好的教学行为关系、提高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质量、使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关系继续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文章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运动员进行心理表象训练新程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实践中运用最广泛的训练方法之一。我国在此领域远远落后于日本,其主要因素包括表象训练的方法、个体差异和情境因素:日本新近开发的心理表象训练程序(简称MITP),几经实践运用,不仅训练效果良好而且在运动训练和比赛心理的理论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检验了有关表象训练的理论问题,认为动觉表象、视觉表象和想象表象有机结合是提高心理训练效果的良好途径;对MITP作一些理论探讨,目的在于为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建设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会计内部控制既关系到整个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又关系到会计系统对单位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建立一整套适合内部管理的会计系统控制制度,对于改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和研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在有效运行的实际工作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模式下光电技术人才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学结合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特别在光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更要加强与企业的有机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光电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通过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是职业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概论课”在诸多方面受到冲击和挑战。面对新情况和新挑战,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巢湖学院学报》2007,9(3):126-129
分析教学模式的实质和特点,针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设计性物理实验特点,研究适合设计性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般的比较方法,对非齐次的Dirichlet边界条件下的反应扩散方程ut-△u=f(u)古典解的生存区间进行探讨,在适当的条件下得到了此类抛物型方程的正解在有限时刻爆破的结论,进而,对于特殊情形f(u)=up1,P>1可精确计算出爆破时刻.  相似文献   
8.
王启鹏《苏东坡寓惠探幽》的重要价值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揭示了苏东坡“超然”思想, 是政治上的超然独立, 生活上的超尘脱俗, 艺术上的超卓不凡; 其二是阐释了苏东坡与惠州文化进相汲引的关系, 以及所产生的独特的文化现象。苏东坡谪惠两年零七个月, 是他不同凡响的人生旅程中所走过的又一奇迹般的精神驿站, 是用他的人格、韧性和风节所营造的又一明辉的生命天空。  相似文献   
9.
本针对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音乐素质偏低的状况,分析了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develop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 explanation of how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build on each other, in a ‘cycle of discovery’, developed in earlier research. The framework is tested empirically, in the sense of seeing whether it can help to reconstruct and underst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ne of the conclusions is that whereas recent literature stresses the idiosyncratic nature of the bio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our analysis seems to reveal that this does not seem to be as unique as suggested. From this, we conclude tha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we propose, serves its purpose of explanation.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lessons for improving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