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因为具有进退自如,灵活变化,委顺自然,纵浪大化,随物赋形,随遇而安,柔外刚中,水平持中等特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作为品德高尚,修养深厚的人——“君子”的人格比喻和象征。无论是“荡荡尧舜”、“谦谦君子,”还是“孔子之圣洁”、“老庄之超然”的人格之中,皆可以看见坚韧灵动、晶莹照人的水的意象。苏轼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其“君子如水”的人格,秉承中华文化传统,在他一生的诸多方面均有鲜明的体现。“君子如水”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成熟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2.
君子和绅士分别是中英文化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在产生、发展和对本国历史、文化、社会、日常生活的影响方面,中国君子和英国绅士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深入理解两种文化的精神实质,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学习和研究都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君子人格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不同时代的人所努力追求的人生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仁者爱人、崇尚道义、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安贫乐道的价值理念是构筑现代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融入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价值观塑造,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贡献力量,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滋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不同方面尽可能全面地阐述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思想,分析他们风格迥异的教育主张。洛克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提出绅士教育以培养出资产阶级新贵族;而卢梭则视自由为教育的最终归宿,主张实行自然人教育。二者的教育论说各有侧重点,在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目的在于"成人"。现代教育中,学习往往成了外索利益的功能性存在,使得人闭锁于一己之身。以孔子为原型,阐释论语以"学"为基的教育内涵,有助于还教育以"成人"之本。孔门之"学"是儒家教育的起点,其目的有二:学为君子,是从个人的历时性成长维度的内求;学而为政,教化人心,是公共精神的外发。无论是内求还是外发,二者存在根源上的一致性,即都统一于"成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6.
郭三德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3):68-69,72
白嘉轩是《白鹿原》里一位正直、正义、正派的人物形象,一位威严而仁厚的长者,一位孝慈仁义精神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孔子一生从事的主要活动,也是孔子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手段。孔子教育思想中又首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其理想中的"人",即君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相应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这些思想与经验对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共性目标乃是改变人、塑造人、教化人,一种文化样式必须对人的情感感受和生命品质有所提升,才能有真正的存在价值.本篇运用文献资料的方法,在首先论述了中国武术与君子所蕴富的中国文化品性后,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武术与儒家君子在文化层面上的共通之处.指出在"成人"、"成己","善悟"、"有度"等几个方面都体现出了极为紧密的相关性.结论认为:中国武术在文化的层面上乃是一种君子的文化.中国武术与儒家君子的终极人生关怀都在于一种教化,一种化育.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英国政府为振兴科技、复兴经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相对于德、美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英国绅士文化追求古典人文学科价值的传统以及追求教育的教养价值的社会心理是造成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比较滞缓的主要原因,这种影响广泛而深刻。对于我国而言,必须正视根植于民众心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挖掘其积极因素,引导职业教育朝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政权在民国时所进行的乡村政权建设,导致中国农村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新乡绅阶层。这个阶层接受过新式教育,掌握着乡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他们依附和服务于国民党政权,是广大乡村地区的实际控制者,是国民党在乡村的统治基础。但又阻碍了国民党乡村改良政策的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