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79篇
综合类   3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男子400m运动员间歇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严格实施 30 0m× 4m(次间间歇递减 )× 3组 (组间间歇递增 )的间歇跑和分析运行员实验前后运动成绩、心率恢复指数、血乳酸的变化 ,结果表明 :次间间歇递减和组间间歇递增更能深度刺激机体抗乳酸能力 ,对 40 0m运动员速度耐力有较大影响。旨在为提高我国男子 40 0m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间歇负压干预对赛艇运动员心率变异性(HRV)相关指标和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将国家赛艇队的14名运动员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动员每周用间歇负压干预5 d,持续4周,对照组无其他干预方式。试验期间均对2组运动员进行HRV相关指标和儿茶酚胺的测试。结果试验前2组运动员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开始干预后2组的变化如下:①在时域指标中,试验组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在第3周时高于对照组(P<0.05)。②在频域指标中,试验组高频(HF)值在第2周和第3周时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高频与低频比(LF/HF)在第1、3和4周时低于对照组(P<0.05)。③2组儿茶酚胺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儿茶酚胺下降程度比对照组高。结论4周的间歇负压干预对运动员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儿茶酚胺的分泌也具有抑制趋势;这有利于降低运动员心脏负荷,促进运动后的生理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用限定级数YO-YO IR2测试以及心率恢复速率评价我国优秀女足运动员的间歇恢复能力。方法:运用测试法对2013年冬训期间的10名国家女足运动员进行YO-YO IR2测试、心率监控以及比赛监测,采集运动员测试跑动距离、心率特征以及比赛中高强度跑动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女足运动员YO-YO IR2测试结果以及心率恢复速率与比赛中的高强度跑动能力具有紧密相关性,提示YO-YO IR2测试以及心率监控可以作为评价女足运动员间歇性恢复能力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的力竭性YO-YO IR2测试法相比,采用限定级数的YO-YO IR2测试后的心率恢复速率评价更易于女足运动员接受,在训练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wo practical interval training protocols on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lipids and body composition in overweight/obese women. Thirty women (mean ± SD; weight: 88.1 ± 15.9 kg; BMI: 32.0 ± 6.0 kg · m2)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en 1-min high-intensity intervals (90%VO2 peak, 1 min recovery) or five 2-min high-intensity intervals (80–100% VO2 peak, 1 min recovery) or control. Peak oxygen uptake (VO2 peak), peak power output (PPO), body composition and fasting blood lipid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3 weeks of training, completed 3 days per week. Results from ANCOVA analyses demonstrated no significant training group differences for any primary variables (P > 0.05). When training groups were collapsed, 1MIN and 2MIN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PO (?18.9 ± 8.5 watts; P = 0.014) and time to exhaustion (?55.1 ± 16.4 s; P = 0.001); non-significant increase in VO2 peak (?2.36 ± 1.34 ml · kg?1 · min?1; P = 0.185); an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fat mass (FM) (??1.96 ± 0.99 kg; P = 0.011). Short-term interval exercise training may be effective for decreasing FM and improving exercise toleranc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women.  相似文献   
5.
分析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应用机制及对人体的运动能力特别是红细胞的影响因素;分别论述它们对运动员的携氧能力的影响,以求在训练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通过间歇型低氧训练红细胞数量增多,其耐力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强度间歇游泳运动对青年肥胖女性减肥的效果。方法:20名自愿参加青年肥胖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名,实验组进行12周4次/周大强度间歇游泳运动,运动方案为以85%VO2max强度完成200m游、再以55%VO2max强度完成100m游、间歇休息3min为一组,重复6组;在运动计划实施前和12周结束时采用ZEUS9.9身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受试者身体成分。结果:与对照组或运动前比较,实验组青年肥胖女性的体重、BMI、腰围、臀围、WHR、体脂%、身体脂肪、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均出现极显著性或显著性减少(P0.01,P0.05),而肌肉量和蛋白质量则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大强度间歇游泳运动对青年肥胖女性有明显的减肥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及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高糖高脂膳食建模成功的48只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安静组、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每组12只。每天进行1h跑速为25m/min的跑台运动,间歇低氧暴露为4h/d(14.5%O2),7d/w。干预4周末测量各组大鼠体成分及血清TG、TC、HDL-C、LDL-C浓度。结果:与常氧安静组比较,间歇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体重、肾周脂肪及附睾脂肪重量均出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下降(P0.05,P0.01),并以间歇低氧运动组下降最多,而股四头肌及腓肠肌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脂代谢指标TG、TC和LDL-C均出现显著或极显著性低于常氧安静组(P0.05,P0.01),而HDL-C则极显著性高于常氧安静组(P0.01),且以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的效果最佳。结论:间歇低氧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和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8.
"Yo-Yo"间歇耐力测试是中国足协采用的替代12 min跑评价足球运动员体能的新方法,为了考察这项体能测试新方法与耐力的关系,以32名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足球专项男生(2000级11名,2002级21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队别及足球场上位置对受试者的"Yo-Yo" 间歇耐力测试的跑距 (DYo-Yo)、测试结束时的跑速(VYo-Yo)、最大摄氧量 (V·O2max)、PWC170、乳酸阈对应的功率 (PowerLAT) 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处理.结果发现水平相当的两队各项指标无差异;前锋球员比后卫球员V·O2max高 (P<0.05);DYo-Yo和VYo-Yo与V·O2max和PWC170呈中度相关(r=0.49-65,P<0.01).结果说明"Yo-Yo"间歇耐力测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  相似文献   
9.
对大强度间歇训练和持续训练大鼠肾脏组织Na ,K -ATP酶活性及自由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6周训练后,两训练组在安静状态下,大鼠肾脏组织中Na ,K -ATP酶活性略为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SOD酶活性略有下降,SOD/MDA显著升高;(2)两训练组运动后即刻与对照组相比,Na ,K -ATP酶活性略有下降,SOD和MDA显著下降;(3)两训练组之间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间歇训练和持续训练均能降低肾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使Na ,K -ATP酶免遭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间歇低氧运动对肥胖大鼠食欲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间歇低氧运动对营养性肥胖SD大鼠摄食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为间歇低氧减肥提供理论依据。为此,通过对雄性SD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建立营养性肥胖模型,然后进行为期4周的间歇低氧运动(运动速度为20 m/min,?(O2)前2周为15.4%,后2周为14.5%)。间歇低氧运动组进行4周间歇低氧运动刺激。结果发现:与常氧安静组相比,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肥胖SD大鼠下丘脑瘦素和瘦素受体含量增加(常氧运动组P<0.05,间歇低氧运动组P<0.01),大鼠的每日摄食量减少。与常氧运动组相比,间歇低氧运动组肥胖SD大鼠下丘脑瘦素和瘦素受体含量增加(瘦素P<0.05,瘦素受体P<0.01)。结果说明:1)间歇低氧运动抑制了肥胖大鼠的食欲,减少了摄食量,减缓了大鼠体重的增加,并且间歇低氧效果比单纯运动效果好;2)间歇低氧运动抑制大鼠食欲可能与大鼠下丘脑瘦素和瘦素受体含量增加,进而抑制神经肽Y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