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1100篇
科学研究   47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3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概念图是小学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本次研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培养运用概念图的习惯,以期获得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慧  胡吉霞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8):114-125
[目的/意义] 针对包含单一类型知识单元的知识网络难以全面反映学科知识结构的问题,提出一种从多维度进行知识网络结构融合的方法,为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挖掘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利用LDA及TF-IDF方法抽取学科知识单元,然后运用语义相似度和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构建3个学科知识子网络:主题网络、关键词网络和实体网络,并采用空间节点传递对齐方法对齐子网络节点,接着设计基于图卷积操作的自编码模型对知识节点进行表示,最后通过计算余弦相似度重构学科知识网络。[结果/结论] 实验部分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构建融合主题、关键词和实体的学科知识网络并展开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有效地揭示学科领域研究内容和知识结构,为学科知识发现与组织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W indows应用程序中,只要与图形文字输出有关系,都要使用映射模式。实际应用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与映射模式有关的问题,如OLEServer应用程序中映射模式的设置;映射模式下坐标转换误差等。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详细论述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不同来源数据的方式探索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为用户健康合理地可持续使用社交媒体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平台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过程]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结合爬虫获取的包含部分受访者数据的用户行为轨迹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原因,构建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多源数据融合能够解决单一来源数据有效性不足问题。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任务情境、信息过载、社交过载、不良言论)和平台因素(系统功能、品牌形象、付费服务)通过内部个人因素(信息需求、认知差异、负面情绪、使用成本、使用习惯、隐私关注)影响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产生潜水、屏蔽、间歇使用、转移、退出和抵制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作为弱势对象在技术环境下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5.
已有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难以适应像生物信息数据挖掘、图模式挖掘等频繁巨模式挖掘应用.提出一种频繁巨模式挖掘算法,即基于核模式合成的频繁巨模式挖掘算法(Core Pattern Fusion Based Colossal Frequent Pattern Mining Algorithm,CPFCFPA),通过将各较小的核模式进行一步合成,寻求一个对频繁巨模式完整集的蕴含集.引入项集编辑距离概念,提出一种新颖的评价频繁巨模式挖掘结果质量的评测模型.实时数据集实验显示,CPFCFPA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挖掘性能,且对当前频繁模式挖掘算法难以或不能实现的挖掘任务,其挖掘结果能做到对频繁巨模式完整挖掘集的较好近似.  相似文献   
6.
专利地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专利地图的概念、分类、及其在企业竞争情报活动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概念地图及其结构分析在知识评价中的应用(Ⅲ):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概念地图的结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评价知识。对概念地图作为知识评价工具的研究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18个概念地图结构分析的测量指标,并验证了这些指标的信度和效度。对概念地图及结构分析在知识评价中应用的实证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概念地图全面评价知识奠定了基础。表3。图4。参考文献46。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将主题图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整合中,能够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方法/过程]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主题、关联关系和资源标引的基础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主题图并实现其可视化。[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主题图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提供基于语义的整合,并将主题之间的关联直观地展示给用户,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导航。  相似文献   
9.
数字人文研究演化路径与热点领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数字人文是计算机学科和人文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由计算人文和人文计算领域发展而来。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为来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数字人文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挖掘,分析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明确演化路径和发展趋势。①数字人文研究的热点领域有:数字人文的基本理论,技术驱动下的人文学术实践转向,新合作模式引发的人文学术文化变革,以及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②数字人文研究的内涵更具兼容性,应强调计算转向,考虑重构人文知识的脉络与内容,构建当代知识系统及认知方式;③图书馆学的理论、方法及实践与数字人文研究形成协同发展趋势;④从技术应用和数据基础的角度看,图书馆学是数字人文产生的基础学科,也将是数字人文成果的主要应用学科之一。我国图书馆界应以融合的视角审视数字人文与图书馆发展的关系,进行数字人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图10。表1。参考文献5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知识融合是一个随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并可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然而目前学术领域对知识融合的概念界定还缺少一致的理解,对其进行辨析有利于推动后续研究。[方法/过程] 通过充分调研和分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汲取以往研究中的观点和成果,一方面选取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概念的典型表述,并分别提取“处理对象”“融合过程”以及“融合结果”3个关键要素;另一方面通过知识融合系统体系架构的剖析来进一步明确知识融合的研究范畴与边界。[结果/结论] 综合概括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融合概念定义,并从流程角度对知识融合概念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