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只有《易》、《诗》、《书》、《礼》、《乐》、《春秋》、《老子》、《庄子》、《论语》、《孟子》等书,堪称“原典”,其中所蕴藏的时代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精神、革故鼎新精神、民为邦本思想、兼容并包精神等,是中国文化的深层意识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表现。这些中华民族精神在历代逐步演进,并在近现代获得较大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余人 《出版广角》2016,(9):82-83
《北大问学记》写肖东发老师“在北大拜师、求学、读书、写书、教学的轨迹和心得”.肖老师一生“爱书、爱校、爱学生”.肖老师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根本的还是要抓教育、抓出版、抓阅读”.做教育、做出版、做阅读推广,正是肖老师一以贯之的人生理想与思想信念.  相似文献   
3.
云南是我国宗教种类最多、宗教形态最为多样的省份。不仅存在各少数民族的各种传统宗教(原始宗教),而且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五大宗教均有传播;各种宗教门类齐全,每一种宗教内又有诸多支系和教派。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云南境内各种宗教、各个教派相互交织、互相尊重、包容并存的发展态势,构成了云南多元宗教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兼容并包、和谐发展的良性格局。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循制度改革与大学观念的转变两条思路,从晚清政府自上而下颁布教育法令、兴学诏书着手,侧重分析京师大学堂引进西方新兴科学、实施分科教学等大学变革过程,继而概括出近代大学的时代特征,分辛亥革命前后两个阶段。最后,对同时代人的学术观进行探究和评论,旨在揭示我国近代大学观念转型的过程、影响及成就。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期,蔡元培对北京大学革新时,提出并实施了具有指导作用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这一办学思想,对传统的民族文化和外来的西方文化均择善择新,融合通用,从而打破了封建专制教育思想的禁锢,使北京大学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转变。这一指导方针,对我们今天仍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论坛》2008,(11):F0002-F0002
四川省成都华西中学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遵循“诚笃严毅”的校训、“爱严实合新”的教风、“志勤真思博”的学风,形成了“兼容并包,追求卓越”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行后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实验教学示范校,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7.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 ,第一流的教育家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即“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或“敢入未开化的边疆”① 。蔡元培作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卓越先驱者 ,就具有“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的精神。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的“兼容并包”的思想 ,不仅成为他主持北大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同时也是他的办学原则。此思想提出后 ,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进入北大 ,北大因此而成为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因此 ,“兼容并包”思想在接纳新文化、反对封建文化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的产生并…  相似文献   
8.
早在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就提出了“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主张“大学是包容各种学问的机关”,广泛的吸收各种人才,对北京大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这种思想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更具有新的启示和涵义,对当前高校的机构改革,专业调整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都有鲜明的借鉴作用。本将在这一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明东  许翠玲 《文教资料》2009,(10):187-189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在蔡元培的具体办学实施中体现在用人不拘一格、提倡学术民主、教授治校等多方面.这一思想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启示是:要有博大宽容的胸怀,形成民主管理的机制,处理好行政与学术的关系.承认和包容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书法界、书法创作及书法家队伍素质存在诸多问题,关键在于化品格的失落。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书法教育入手。书法教育必须注重化品格。书法的化品格包括5个方面内容:清醒认识消费时代的书法生存境况;增强忧患意识和时代使命感;倡导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学术胸怀;开阔视野、拓宽研究领域;博学强识、追求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