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闻界》2020,(6):4-11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欧洲知名媒介研究学者、媒介化理论的奠基人安德烈亚斯·赫普的学术思想与研究实践进行深入考察,并尝试就媒介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展开深入探讨。在赫普看来,媒介化研究作为一种历史元进程,始终对各种正在发生的各种变革保持开放态度,并期望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清晰的理论化;通过对"型态"与"构造"、"社群"与"集体"等核心概念的区分,媒介化理论创造了一种理解社会结构的话语体系。此外,赫普也回应了媒介化理论所面对的"决定论"批评,指出"语境"在媒介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2013年,全国共输出出版物版权8444种,较2012年增长7.8%;引进出版物版权17613种,增长2.4%;版权输出与引进品种比例由2012年的1∶1.9提高到2013年的1∶1.7,版权引进与输出的比例进一步缩小。总体看来,我国的版权输出工作在比例结构、区域结构、内容结构、语种结构、型态结构等方面不断优化,版权输出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通过中国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走出去工作呈现一片繁荣热闹的景象,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业内人士警醒思考。一是多数走出去图书印数和实际销量有限,从而导致市场影响力不足。走出去图书应该不仅要走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主要有三种型态 :“主旋律”电影型态 ,“百姓”电影型态 ,“新民俗”电影型态。呈现出民族化、大众化、多样化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4.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广义的基本范畴。它是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或物或事或观念,以某种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在俄语中,态度被称做个体的“社会定势”。  相似文献   
5.
一 这里所谓的环境,是指显课程之外的属于潜课程范畴的学校环境。这种教育环境就其宏观角度而言,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一是学校物质环境,二是学校社会环境,三是学校心理环境。   学校物质环境,是师生对象化活动的一种产物,既是学校环境的空间物态形式,又是学校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所必需的物质载体。它大致可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校园环境,主要指校容校貌;二是设施环境,主要指行政装备和教学设施;三是方式环境,主要指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   学校社会环境,是指建构在学校物质环境基础之上的由师生员工互动所构成…  相似文献   
6.
关联企业已成为一种经济现实,企业集团的存在已不容任何人来怀疑这一点。它不仅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理想的企业组织型态,与单一企业相比,它更具有规模性和竞争性。限制或敌视这种成功的、具有竞争力的、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将是不明智的,企业集团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给现行法律带来的冲击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法律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其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中稳定、健康地发展,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期,台湾幼教界关于课程型态的讨论中,最受注目的莫过于方案教学了.受学界的推动,至今将方案教学作为幼儿园标举或待转型的课程型态,已是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8.
信息科技不但改变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型态,也正在改变学校里的教学型态。由于教学科技的倡导,科技的使用成为评估教学创新程度与教学效能的新指标,俨然成为学校教育的时尚。然而,科技本身不会带来教学革新,关键还是在使用科技的教学者与学习者。在科技应用的教学中,欲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应回归教育的逻辑,着眼于促进学生高层思考与意义建构。科技如要成为学习者的智慧伙伴,教师应有建构论的教学理念,慎用必要且适当的科技,使之成为良好的学习鹰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知识教育中人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基本存在状态出发,划分并分析了“被动型”知识教育与“主动型”知识教育,探讨了知识教育由“被动”向“主动”转型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对儒学的演变轨迹及其发展前景作了系统论述,并对儒学概念、儒学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形态,对新世纪的新儒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