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7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语文教育与人文浸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育应着意于审美和人文的浸润,经潜移默化的作用,追求人的性情的养成、人伦观念的明确、思想的锻锤、民族思维特征的保持、历史真实的探知、汉语韵律的体味、文辞的赏鉴,这些都与形成一个民族崇高而永恒的气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道教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道教文化中的"乐生、重生";"我命在我、不在于天";"神形兼修"等思想浸润着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从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中国传统体育,为多视角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党报的数字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和新兴媒介的迅猛崛起,信息传播的网络化特征日益凸显,整个传媒业越来越深刻地处在数字化浪潮的浸润、渗透和牵引之中。对于拥有传统强势却又正面临严峻挑战的党报而言,积极实施数字化战略,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无疑乃势之所趋。  相似文献   
4.
5.
尽可能地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个母语化的环境,力求让学生轻松学英语、灵活用英语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师追求的目标。以此为目标,提出了浸润式语用教学这一理念,介绍了其概念,陈述了其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这一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人文因素。当下,倡导“课程思政”,阅读的教与学都发生着重大转变。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特别关注学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人文浸润,强化阅读教学中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具体的实施策略有意识定位、元素挖掘、方法引导、反馈评价等。  相似文献   
7.
8.
开学第一课是教师第一次亮给学生的名片,是实施德育和理想教育的最佳契机。能在第一堂课上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灵,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以往的开学第一节德育课,总是一张严肃的面孔,一通生硬的“道理”,一篇简单枯燥的说教,说着那些人人皆知的、一成不变的大道理,让学生一听就产生厌恶之心,如此一来,只能是事倍功半,徒劳无功。所以要想让德育课生动起来,就必须使形式更多样些、载体更新颖些,让死板的说教变成无形的人文精神的浸润,将德育教育寓于故事之中。这些故事主要讲述一些古今德育事例、还有身边的一些典型。由于这些典型人物具有典型性、形象性,令人感动,充分满足了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同时,故事短小精练,形式活泼,避免了简单说教式的干瘪枯燥,  相似文献   
9.
徐珏 《贵州教育》2012,(6):10-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的传承首先靠教育,而学校承担着教育的主要功能和职责,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贵阳市环西小学是一所有着六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已深入亿万国人的心,这个伟大构想是站在一个大国的基础上,面向更广阔的未来发出的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深感自豪,充满能量。2015年3月16号《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公布,凸显了足球改革对校园足球的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