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契诃夫在19世纪80年代塑造的女性形象有一个共同的主要特征——灾难深重。他在作品中着力创作政权、夫权、男权压迫下的女性悲剧,揭露黑暗的社会制度以及在这种制度下滋生的封建伦理习俗。  相似文献   
2.
蔡燕 《中国档案》2015,(3):72-7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顽强抗争的年代。国难当头,在抗日战争这方熔炼民族正气的洪炉前,美丑忠奸,立辨分明。在工商界,有些人或举家逃到海外,或在国内沦为亲日派,以求自保。但更多的是涌现出一批铮铮铁骨的爱国之士,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书写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洪炉丹心,可歌可泣。竺梅先,便是这些爱国实业家中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3.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近年来,每年的这一天日本的参众议员乃至首相,会去参拜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今年的8月15日,吉林省档案局(馆)的青年档案工作者共聚文化沙龙,纪念69年前的胜利,缅怀抗日先烈,呼吁珍爱和平;驳斥日本右翼言行,研讨日本民族劣根本性。活动中,与会人员制作了精美的PPT演示图文稿,直观地再现了那段灾难深重的历史。主讲人就日本侵华意图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爱国民主思想的发展是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一个内在因素冯玉祥爱国思想的形成,是基于他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冯玉祥出身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长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年代。由于耳闻目睹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欺压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因此他对帝国主义主产生了强烈的痛恨情绪,"遂立志为爱国为军人,以御外辱而国耻"。1902年,袁世凯调任直隶总督,袁将其总督衙门迁往天津。按照《辛丑条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正>亲爱的朋友,你如果问我:"世界上谁最亲?"我会大声而肯定地回答:"当然是妈妈!"妈妈精心地把我养大,她不仅关心我的身体,而且关心我的学习,她将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