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冶敏 《上海集邮》2005,(12):17-18
年初参加《上海集邮》作座谈会,会上提及《上海集邮史》编修应尽快启动。一晃到了年尾,尚未见有什么实质动静。倒是前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引发一点感想,忍不住说上几句。  相似文献   
2.
纪昀与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档案》2008,(4):9-11
纪昀(1728—1805年),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谥文达,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纪昀出身望族,19岁考取乾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先后官编修、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但是,纪昀不是因官高闻名,而主要是由于他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一生致力于《四库全书总目》(又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撰。  相似文献   
3.
韩磊  庞海波  邱源 《编辑学报》2018,30(5):499-502
科技期刊论文编修过程体现着编辑的编修质量及服务质量。为评价编辑对论文的编修效果及服务质量,我们对论文编修的作者进行了问卷回访。通过回访,明确了作者对编修过程、编修效果和编辑服务的评价,了解了作者的收获,并体现出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少学者都从欧美国家的现实经验角度谈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却很少从中国古代传统中探索文化资源。为此,笔者想对这个议题做一点文献梳理,以期从中得出一些新的启示。智库,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当下的智库从业者在古代通常被称为"智囊",亦称为"谋士""智士""策士""计臣""门客""幕僚""幕友""师爷""权变之士"等,特指富有谋略、专门出谋划策的人。  相似文献   
5.
6.
《新唐书》说,唐朝时翰林院有个规定:日光照到甬道之第五块砖时上班。当时有个叫李程的翰林学士性懒.日影过八块砖才到。时称“八砖学士”.谓其经常迟到。  相似文献   
7.
钱斌 《浙江档案》2007,(9):54-56
蔡元培(1868.1-1940.3),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补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1894年中日战争后,开始有意识接触西学并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主张教育救国。1898年戊戌变法,因同情维新志士谭嗣同,弃官南下,年底任绍郡中西学堂监督,倡导新  相似文献   
8.
《文章类选》是明代宁夏藩王庆靖王朱(檹)所编著的一部文学类选集,由于《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对此书的评价不高,致使目前学界对它的关注和研究仅限于版本.本文在学界对《文章类选》版本研究的基础上,对该书的体例、编修质量及文献价值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翰林制度是从唐朝到清朝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开元二十六年(739年),在翰林院的南面另外建立了建学士院,其是专门掌管"内制"的.自此翰林院分为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旧翰林院).虽然两个都有"翰林"之名,但是性质却有本质上的不同.翰林学士院是隶属于起草诏书、参与机务的枢纽部门;翰林院是在内廷侍奉君主的普通部门,都是一些技能之人.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论文"引言"的编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胜 《编辑学报》2015,27(6):550-551
列举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引言的要点,如相关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选用研究方法或材料的原因,研究创新何在等.认为引言既不要长篇大论,也不应过于简单,同时,建议引言的编修分为2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