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古籍著录在使用《手册》过程中如何处理集部140字段,附录、附刻文献及其著录问题以及连接字段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诸问题作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阅微草堂笔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成就奠定了它作为一个经典文本的地位,更在于它是子部小说这样一种文类的标本。在史、子、集三种叙事传统中,纪昀明确地以子部为归属,着眼于三者的异同来确立和完善子部小说的特点,在题旨上注重事理的揭示,在叙事准则上反对过度虚构,风格简淡,回避现场感,其文类特征是鲜明而系统的。面对《阅微草堂笔记》,应当采用子部小说的原理来阐发文本及其小说史地位,否则牛头不对马嘴,只能徒滋纷扰。  相似文献   
3.
9月26日,本刊编辑部利用全省档案宣传工作会议召开之机,召集部分市县档案局长举行座谈,以“乡镇农村档案工作如何巩固”为主题展开交流,旨在寻找我省乡镇农村档案工作下一步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集部为中国固有学术经史子集中之一,它历经滥觞与衍变的过程,有着极其丰富的意蕴与外延,是古人关于文学的原初视野与独特判断,它与今天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学观念与理论是如何之关系,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考察了四部分类的形成过程,以及集部分类与文学观念的关系,提出传统的四部分类是从中国人文学术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而集部则是其中既依存于其他分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它彰显出中国固有的文学观念特质,与现代流行的文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富有人文蕴涵,今天我们的文学观念,应当本着会通古今中西的思致,摒弃全盘西化的偏见,来建构我们今天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相似文献   
5.
彭妍 《文教资料》2020,(4):12-14
《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作为两本重要的目录书,实现了从"六分法"到"四分法"的转变,其中《汉志》"诗赋略"到《隋志》"集部"的变化:单设楚辞类,设别集和总集。这些变化的背后反映出了文学观念的变化:提高《楚辞》的文学地位,注重文学的个人创作,扩大了"文"的概念,这些变化促使文学向着独立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6.
楚辞类居于集部之首,具有文学典范性质。屈原自觉地追求清词丽句,创造出一种新的节奏形式,将遥远的上古神话传说、虚幻神秘的楚地巫风以及个人超群出众的想像力揉合起来,建构成一幅幅浪漫神奇的艺术画卷。汉代人研究《楚辞》,将屈原看作是有志难伸、忠而被弃文人的典型;南宋以后,屈原被看做是忠君爱国的榜样,人们注释《楚辞》,体察屈原性情,阐发忠义至理。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与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在校勘、笺注、随文附录、全书附录、前言等方面成就突出,其整理体例融汇了现代学术观念,形成了古籍整理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亦存在种种讹误。本文以集部为例,举其中的人名讹误,略作考辨与订正。  相似文献   
9.
<宋史·艺文志>中著录的宋人著述有5000余种,至今亡佚者已大半,集部尤多.今从现存的类书、文集、笔记、方志、书目等文献中勾稽史料,对四家佚著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10.
《宋史&#183;艺文志》中著录的宋人著述有5000余种,至今亡佚者已大半,集部尤多。今从现存的类书、文集、笔记、方志、书目等文献中勾稽芄料,对四家佚著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