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体育舞蹈和美学是浑然不可分割的,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实施体美共育,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系统的功能,同时可以塑造学生完美体形,形成健康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心理测量法对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大学美术学院559名学生的8项心理能力进行测评,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多重比较。研究表明:体育专业的学习促进了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而美术专业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比较组合和系列关系的心理能力水平,因此,体育专业学生多参与美术活动,加强美术教育的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强其学科心理能力,为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影响到学生、家长的个体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以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经验为基础,浅谈一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提出一些实际的实现方式,来为教育工作实现"素质教育"进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宋楚主 《江西教育》2007,(21):34-35
一、班主任的角色意义 所谓班主任,就是受学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品德、学习、健康和生活的教师.其基本任务是对全班学生的发展全面负责、做好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使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病而提出来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并以创新实践为重点.要创新,就需要有创造力,创造思维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内容之一.于是,本文提出通过在课堂实验演示中,改进实验,设计实验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准备、导学、多元评价三个阶段,将"和谐教学法"应用于普通高校女生健美操教学中,并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施以新、旧两种教学方法.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显著,"和谐教学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模糊教学综合评价法(Fuzzy法),评价在校生的表现。以期对学生的操行给予全面、合理、科学的评判,进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体育、美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亟待加强的内容。如何完善高等教育中的体育、美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作为融体育、艺术于一身的新兴运动项目——体育舞蹈则以其显著的健身娱心作用和极高的美育价值,成为集体育美育于一身的新教学形式之一,其显著的健身娱心作用和极高的美育价值,为我们深化全面教育、拓宽教学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校多数建起理化生实验室(小学为科学实验室)、音体美劳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室等专用教室。这些专用教室的建设,为新课标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保障。作为学生学习的场地,专用教室要能够正常顺利地开展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因此,其室内的环境布置很重要。通过学习参观和到各学校检查工作,发现一些学校的专用教室布置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体美融合课程是立足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以提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目标,用“以体育人”和“以美化心”相结合的方式,以外在身体缔造与内在心灵熏陶融合为内容的动态连续教育过程。其构建路径包括: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遵循“知识、学科、社会、创造”四大逻辑;二是完善制度体系,构建“课程、教学、评估”一体化信息系统;三是推动资源赋能,加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队伍协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