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八由草 《小火炬》2020,(9):34-35
所有生物体都有“生物钟”,花儿也不例外。花儿的生物钟不仅决定了香味、花蜜的产生、叶子的休眠等,还控制了花儿的开放时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能报时的花儿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现场播报节目的主持人.要想在直播中作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就必须拥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质。然而要想拥有好的心理素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以说心理素质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包括播报前的准备、播报时所保持的状态以及播报结束后主持人对自身的客观评价等诸多因素。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呢,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些努力。  相似文献   
3.
王刚 《记者摇篮》2005,(1):19-20
在我们的理解当中,都市报的起家大都依赖于相对低端的社会新闻,虽可一时取悦于人.但难以长久取信于人。取悦于人比较简单,靠几拳几脚便可打出一片天下.但这种报业上的外家功夫纵然一身横练.毕竟难以登堂入室,要想踏上一个城市的报业主流殿堂.则需要修习内家修为,在时政新闻上下大功夫。其实,作为党报系列报.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04,(12):33-35
前不久.解放军报社记部组织开展了历时20余天的改进记采访作风专项教育,各站(组)记重新学习江主席视察军报时的讲话.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制度规定。大家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总结查找采访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取得了成效。下面是各位记在此次专项教育中谈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你们送报时是不是像美国电影里演的那样.很潇洒地一甩手,把报纸扔在人家院子里面?”“当然不是这样的.全世界最难伺候的,恐怕就是日本人,订我们的早报和晚报的话.一个月需要3925日元,虽不是很贵,但很多客人摆的架子要比‘上帝’还大。偶尔比平时晚送到20分钟.就把电话打到店里投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大信息量、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丰富广告资源以及迅捷方便低成本的现代制版印刷技术,在社会需求、信息资源、广告资源、出版技术诸方面为厚报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早已为国外报纸所选择的"厚报",已经成为国内报纸尤其是中心城市主流报纸的选择,中国的厚报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7.
语音报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可为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VB.NET技术快速透明地实现一个语音报时系统的方案,并给出了实现系统的详细代码。该方案对普通用户进行类似系统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广播媒体的竞争已从节目竞争升级为频率整体实力的竞争,品牌建设成为专业频率应对竞争态势的重要战略之·。本文以中央电台经济之声2011年度实施的频率品牌推广项目“报时中国经济”为例,分析阐述了专业频率品牌建设过程中理念、策略、执行三大关键因素,为专业频率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如何解决在电台播出中延时器产生的延时时间和标准时间差的问题,并通过一些实例和工作经验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0.
有关弹幕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新传播方式的流行到底体现了什么,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它. 《北京晨报》评论版的编辑打电话采访我有关弹幕的事情,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我说了这样一些看法,见报时编辑的小标题是“互联网加的新形态”: 作为一个职业的研究者,同时又有些老派习惯的人,我本人的收视习惯,绝对接受不了这种边看边吐槽的方式.我更喜欢在安静、平静、干净的状态下,完成对内容的欣赏以及判断,哪怕内容很火爆、很有激情也是如此.那种边看边吐槽,说不定还有些评论者情绪比较激动发表一些冲动的批评,我觉得会把平静完全破坏掉.我的家人中,也有喜欢看弹幕视频的,屏幕上常有20条以上的字幕在滚动,我觉得没法看,到底是看内容,还是看吐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