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婉曲”的修辞作用及探源
引用本文:李晔.“婉曲”的修辞作用及探源[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7).
作者姓名:李晔
作者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摘    要:在一定的语境中,故意地把本来表示甲事物的词语用来表示乙事物,以避开自己不愿意直说,或当时语境中不允许直说的东西,这种曲折含蓄的修辞方法谓之婉曲。例如马克思逝世时,恩格斯发表了一篇讲话,开头是这样的:“三月十四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是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