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应激的调节作用:来自纵向研究的证据
引用本文:尹剑春,季 浏,王 坤,孙开宏.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应激的调节作用:来自纵向研究的证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1):38-41.
作者姓名:尹剑春  季 浏  王 坤  孙开宏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扬州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CTY024);“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项科研基金
摘    要:过去几十年,人们心理应激水平显著性增加,甚至儿童和青少年也报告出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心理应激已成为人类身心疾病的重要诱因,如何有效缓冲心理应激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日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是否能够调节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危害?目的:为了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水平在心理应激与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身体活动记忆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和疾病严重性等级量表,对405名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应激水平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体育锻炼水平的界定根据身体活动记忆量表的测量结果折算成代谢当量。采用纵向研究设计,追踪测量持续1年时间,每3个月测量一次,采用层次线性模型分析评估数据。结果显示,基线测量时的疾病状况与心理应激呈显著正相关(r=0.26 ,P<0.05),体育锻炼与疾病状况(r=0.06,P>0.01)以及体育锻炼与心理应激之间相关性不显著(r=-0.04,P>0.01)。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表明,心理应激(β=0.23,P<0.01)和体育锻炼(β=1.54,P<0.01)对疾病发生状况预测作用显著,体育锻炼水平与心理应激的交互作用显著(β=0.05 ,P<0.05)。结论:体育锻炼在心理应激和疾病的发生之间起调节作用,能够减缓心理应激对健康的负面作用。

关 键 词:体育锻炼  心理应激  多层线性模型  纵向研究
收稿时间:9/4/2013 12:00:00 AM
修稿时间:1/5/2014 12:00:00 AM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