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析《三》《百》《千》
引用本文:沈晓萌.从心理学的角度浅析《三》《百》《千》[J].文学教育(上),2011(22):26-27.
作者姓名:沈晓萌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摘    要: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字是最基本的单位,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都遵循“字词句段篇”的教学顺序,字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我国传统的蒙学教材,《三》《百》《千》流传最久最广,影响最为深远,使用价值也最高。直到今天,人们一直在研究识字教学的策略和规律,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对处于幼儿时期和童年时期的识字者的心理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掌握了这些,识字教学可以依靠科学依据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文也将据此浅析传统蒙学瓣耕《:》《百》《千b.

关 键 词:《三》《百》《千》  识字教学  心理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