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清末的中学、中学生与中学课程
引用本文:蒋纯焦.论清末的中学、中学生与中学课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6).
作者姓名:蒋纯焦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摘    要:近期出现两则清末"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新闻报道,倘以专业眼光对之追根溯源,不难发现:清末学制并无"高中"之设,中学分设初中、高中始于1922年颁行的"壬戌学制"。清末中学的学生成份复杂,既有从小学或私塾里升上来的少年,也有因废科举而弃旧从新的士子,这就给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增加了难度。清末中学的课程设置分为12个门类,每学年所设学科及其程度、学时都有严格规定,无"必修"、"选修"之说。后来学部试行文、实分科,但分科制并非选科制。1922年"壬戌学制"才首次在制度上规定中学实行选科制。清末的中学、中学生和中学课程是特定时代的历史产物,以之影射现行的中学课程设置是极不合适的。

关 键 词:清末  中学  中学生  中学课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