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引用本文:闵盛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J].江西教育,2011(24).
作者姓名:闵盛华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五中学
摘    要:中学数学教学是讲授基础知识,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挖掘和处理现行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使教学最大限度地为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服务,应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因此必须强化数学概念的教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一、强化数学概念的教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教学中对于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公式等知识,不能开门见山一下就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生硬识记,这样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吃“夹生饭”的现象,导致在解题应用中常常出现一些错误.数学概念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而来,大多数都有实际背景,因此,对于一些概念,应力求从实际问题引入,从实际中提出问题,进而抽象出数学概念.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掌握数学概念的适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在教学中适当列举一些相关错误概念让学生去比较和辨别,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并能用它们进行具体判断、推理和计算.比如,对椭圆概念的教学,不仅要反映椭圆的定义以及焦点分别在两坐标轴上的两种标准方程这些本质属性,还要反映椭圆的对称性、离心率、准线、变量取值范围等一些其他属性.使学生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大脑中出现一系列反映椭圆特征的各种概念的完整表象.这就有助于有关椭圆概念试题的解答.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