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公益类科普机构众创空间的概念模型及其自运转机制
引用本文:谭健颖,张娜,宋晓阳.公益类科普机构众创空间的概念模型及其自运转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23(12):232-238.
作者姓名:谭健颖  张娜  宋晓阳
作者单位:1.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2. 广东科学中心
摘    要:众创空间的实践步伐远远领先于相关理论研究,为此,聚焦于公益类科普机构构建的众创空间,探讨其建设意义、功能定位、运作机制及独特优势。基于自身发展和国家产业转型的需求,建设众创空间是公益类科普机构转型发展的更高阶段,众创空间的发展将促进这类科普机构纵深发展,促使观众从参观者向参与者转变,从而使科普机构成为创新创业者的“苗圃”;同时基于结构洞理论,公益类科普机构的“因众”“因公”“因科”属性与众创空间的功能属性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从创新产业链生态系统角度,构建公益类科普机构的自运转、动态的众创空间理论模型。通过该模型,横向聚集资源、纵向引导发展,体现公益类科普机构与众创空间相融合的整体性,及其与众创空间、产业加速器、外部各类资源汇聚的互动关系。

关 键 词:众创空间  公益类科普机构  资源汇聚  自运转  创新创业  创新链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