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德国哲学博士“博”在哪里? ——基于20世纪初哲学院《博士培养条例》的分析
引用本文:陈洪捷.德国哲学博士“博”在哪里? ——基于20世纪初哲学院《博士培养条例》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74-77.
作者姓名:陈洪捷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对20世纪初的若干德国大学哲学院的《博士培养条例》进行了分析,着重考察了《博士培养条例》在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在拓宽博士生知识基础和知识视野方面的制度性保障性措施,澄清了我国学界对德国博士生“师徒制”培养模式的片面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博士生培养要解决“博士不博”、博士生创新能力欠缺、博士论文缺乏原创性等问题,应落实对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制度性保障.

关 键 词:德国  博士生教育  师徒制  博士培养条例  知识基础

On How German Ph.D Candidates Become Learned with Extensive Knowledge
CHEN Hongjie.On How German Ph.D Candidates Become Learned with Extensive Knowledge[J].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2013(3):74-77.
Authors:CHEN Hongji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