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落英”非“落花”,“外人”不同解——《桃花源记》课文注释质疑与探讨
引用本文:黄炜,曾文靖.“落英”非“落花”,“外人”不同解——《桃花源记》课文注释质疑与探讨[J].广东教育,2006(19).
作者姓名:黄炜  曾文靖
作者单位:华南师大嘉玛学校中学部
摘    要:人教版2002年3月第1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第23课是《桃花源记》。学生时代读此文,认为它描述的人间天堂可能是人们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从教以来,多次和学生一起陶醉于这神话般的美景中,只缘于作者笔下生花,将“桃源”写得有如仙境,令人神往。最近的教学中,学生却对课文后面的注释提出了新的质疑,让人颇感兴趣。遂与学生共同探讨,以求得出新解。现择一二,期与同仁相磋,奢望专家赐教。一、学生提出的主要质疑学生的质疑颇有新意,是原来教学中从未出现过的。其质疑主要有二:1.“落英”到底是什么?课文上的注释是:“落花。一说,初开的花。”学生认为这两种解释中的花貌花状完全不一样,所体现的时间差别也很大,到底解释为哪种花比较合适?2.“外人”到底指什么人?“外人”一词,在课文中共出现三次。那么,这三次出现的“外人”的意思是否完全一致,“外人”到底指何人?以上疑问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众说纷纭,争执立起。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学生既有如此兴致,乃欣然与他们一起探讨,大家涉猎资料,查阅典籍,搜索网络,反复比较分析之后,看法渐趋一致。二、“落英”理应为何物?查《辞海》,“落英”一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